采访、文︱古晓彤 编辑︱李慧 图︱由受访者提供
2017年,是供应链金融崛起发展的重要一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正呈现数字化、发展快、辐射广等新特点。同时,通过推动应收账款融资,落实金融服务实体,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下称“互金”)的共识。近日,金睿财富控股集团董事兼总裁、普汇云通总裁董玉赞接受《科技与金融》专访,讲述了目前国内外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供应链金融对双创发展的影响等热点问题的看法。
打造创新模式 形成投融资供应链
供应链,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服装、汽车、智能手机等各个领域都会提及到供应链。有人说,供应链是一个环,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检验检测、物流交付,最终到消费者的手中。那么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对此,董玉赞做出这样的解释,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本质是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依托核心企业的资信来提升企业的信用,用自偿性贸易融资方式,获得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的授信。
供应链金融行业高速发展,尤其是“供应链金融+P2P”模式,成为了很多中小微企业的最重要融资渠道。
”
“普汇云通结合了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带动的集团产业资源下融资租赁、融资担保、股份制银行、小额贷款、基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各类金融工具群效应,与园区产业的技术创新、专业化市场、区内资源循环等优势,以及充分发挥了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以及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各自优势的供应链金融专业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汽车供应链’业务创新模式,开创了以互金为媒介,园区经济为基石,汽车供应链为项目来源的创新组合链条,在促进互金与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董玉赞指出,这正是普汇云通整个供应链模式创新点的关键所在。
董玉赞表示,供应链金融介入汽车产业链,主要是呈现为三大供应链生态:针对主机厂的配件供应链生态、新车流通供应链生态、后市场配件供应链生态。这三大生态,分别对应了生产、销售、服务3个关键环节。通过供应链金融的介入,能够帮助链条上的制造链企业和整车销售链企业实现高效融资,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盘活汽车产业链,实现资金的最大化效用。普汇云通一直在围绕这3个环节切入汽车金融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工作效率,而且优势明显。在董玉赞看来,首先,互金平台处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审批效率、创新速度远超传统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门槛要求也较低,贷款流程简化。其次,互金平台更贴近市场,资金来源风险偏好多元化,可以满足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的各种需求。另外一个明显的优势在于,“供应链金融+P2P”模式本身也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的国家政策导向。
董玉赞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供应链金融+P2P”模式仍将是主流发展方向之一,主要模式仍将为以下3种:围绕核心企业做链条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短期应收账款模式、与担保机构与保理公司合作模式,以及由物流企业作为核心企业模式。同时,在线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实现了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全覆盖,后期供应链金融电子化、数据化、多元化和生态化发展特征将日益明显,将成为平台突破市场竞争的主力。
董玉赞进一步表示,未来,普汇云通将继续发挥其互联网金融工具的各项优势,在“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汽车供应链”创新模式下,成为集团金融板块的核心工具,充当集团金融赋能实体,践行“产融结合”战略规划的最重要一步棋。
多方信息共享 源头把控风险
然而,任何金融行业都一直存在着风险隐患,且大家习以为常的风险往往更容易被忽视,供应链金融同样面临着整体链条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核心企业信用风险、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物流监管方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业务操作风险、抵质押资产风险等。
对此,董玉赞带领普汇云通的团队从核心企业的源头上把控风险,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控能力。“因为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键角色,因此需要对核心企业风险进行严格把控,并严格审核与评估其信用水平、运营实力、还款来源及能力及其关系到上下游企业的担保资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链条监督与追踪。”
董玉赞进一步解释道,供应链上游为以原材料和零部件为主的生产商,通过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还款保证;供应链下游则由核心企业提供真实相关的商务合同,供应链关系结转银票、结算清单及相关票据等作为担保。
此外,在进行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时,普汇云通还会通过核心企业、企业所在产业园区管委会、物流、第三方担保公司等多方信息共享,监测与追踪企业真实借款意愿与借款资金流向,确保风险可控。
产业园自身的上下游企业是普汇云通获得底层资产的重要渠道,目前普汇云通资产端已经覆盖核心企业上下游大概300多家商户,那么如何拓展获取外部资产渠道呢?
董玉赞向记者介绍说,想要获取外部核心企业资产,对象还是集中在核心制造企业与其原材料供应商、经销商,他们在这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标准化高,具备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与链条追踪流程。“主要还是通过自身线下的渠道拓展,以及行业大数据库检索资源、当地政府推荐资源、产业园区间资源等共享途径获取。”他说。
作为“双创”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融资难。
董玉赞介绍,从成立之初,普汇云通就定位于专业帮助中小微企业与投资人匹配资产项目,并进行业务撮合,解决双方的投、融资需求,提供相关信息中介服务。截止至2018年3月,平台成交额超过20亿,累计注册用户超30万,累计服务企业1233家,帮助众多创新企业以及发展中企业实现资金融通与流转。未来,平台也将持续关注企业贷,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金赋能实体产业,与大家一起共建金融生态圈。
他表示,中国供应链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汽车、石化等传统制造业有一批企业实施了供应链管理,在电子商务领域涌现出一批将互联网和物联网紧密融合的新型供应链企业,但整体实力还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他还指出,当下供应链已从传统模式发展为互金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实现了信息与产业透明化。同时,受益于主流金融服务的缺席,应收账款、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以及新企业转型的迫切需求,供应链金融行业高速发展,尤其是“供应链金融+P2P”模式,成为了很多中小微企业的最重要融资渠道。总而言之,中国供应链市场整体前景可期,潜力不可预估。
“结合供应链结构管理、流程管理和要素管理等相关重要信息的大数据信用体系将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基础风险屏障;针对不同市场参与主体间的合作,协同专业化下的智慧供应链金融将成主题。
”
那么,发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将对中国“双创”发展有何影响呢?董玉赞从3个方面给出了答案:首先,推动发展方式转换。优化企业内部和外部流程,整合各类资源,系统性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形态高级化。其次,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通过供应链跨界整合、优化、创新,产生新的产业、产品、服务以及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实现产业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最后,创造竞争新优势。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可以提升实体零售、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流通业态的发展水平。
本文为《科技与金融》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