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邹德宝、白润轩¹
在2024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关于大模型的演讲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在演讲中强调了大模型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个观点:“没有应用的大模型一文不值”。这一观点直指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让先进的基础模型真正服务于现实世界的应用场景。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开源与闭源模型之争,AI自主发展对人类工作的影响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针对以上议题,探讨基础模型应用的新途径,以及它们在实现价值方面的策略和建议,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供清晰的思考方向。
基础大模型行业
应用价值实现的发展新路径
(一)行业应用定制化已成为基础大模型实现创新价值的关键
基础模型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其价值实现的关键路径。正如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首席研究员边江所指出的,基础模型不仅限于智能客服或对话机器人等“类人”角色,它们强大的推理、生成和泛化能力同样适用于产业界中最具商业价值的任务,比如精准预测与控制、高效优化决策,以及智能化、可交互的工业模拟等。
为了充分发挥基础模型在产业场景中的潜力,需要深入了解各个行业的痛点、业务流程和技术限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性能的持续改进和针对具体需求的定制化开发。
在制造业领域,基础大模型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生产数据来实现智能化的生产与控制;在医疗健康领域,基础大模型能够应用于疾病预测、药物发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设计;在金融服务领域,基础大模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市场预测和客户行为分析。这些定制化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基础模型的技术价值,也为相关行业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和创新的可能性。
(二)开源模型是基础大模型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
开源模型凭借其开放性和透明度,已成为技术进步与知识共享的重要驱动力。2023年全球发布的149个基础模型中,有65.7%是开源的,这一比例相比前一年有了显著增长。这种开放的合作模式不仅加速了新技术的普及,还促进了一个活跃的技术社区的形成,让技术民主化的理念得以广泛传播。
在这种模式下,技术的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成为了众多参与者共同推动的结果。推广开源模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降低技术门槛,使得更广泛的群体得以参与到技术的发展中来。这种参与度的提高,不仅能够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还能够促进技术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让技术解决方案更加贴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开源模型还能够加速技术的教育和普及。通过开放的代码和共享的资源,教育者和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技术的工作原理,从而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这对于缩小技术差距、推动社会的整体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开源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实际上,许多企业通过开源自己的技术,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社区支持,进而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定制开发、技术支持等方式实现商业价值。这种模式在保证了技术开放性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盈利途径。
(三)技术调优与应用适配是提升基础大模型行业应用价值的核心驱动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对于基础大模型而言,技术调优与应用适配是决定其能否成功应用于实际场景中的关键因素。技术调优主要涉及对模型参数的调整以及训练策略的优化,旨在提高模型性能的同时降低计算资源消耗。例如,通过引入更高效的算法或利用知识蒸馏技术,可以使模型在保持甚至提升性能的前提下变得更加轻量化。
此外,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微调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解决模型过拟合问题,使模型更加稳健地应对各种输入数据。
除了技术层面的优化之外,如何将基础大模型有效地融入具体业务流程中同样重要。这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应用适配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定制化的数据处理流程、模型接口设计以及与现有系统的集成等。通过对业务需求的深入理解,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定义模型的功能边界,确保其能够无缝对接到具体的业务场景中,从而发挥最大效能。
几点建议
(一)深化行业定制化实践,推动基础大模型应用快速落地
为了充分发挥基础模型在特定行业中的潜力,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定制化开发。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开展深入的行业调研,了解不同领域的实际需求和技术挑战,建立跨领域的合作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基于行业调研的结果,开发专门针对特定行业痛点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实施持续迭代的开发策略,根据实际应用反馈不断优化模型性能,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特定行业的需求。
(二)积极推广开源模型,构建开放技术生态
为了更好地推广开源模型,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活跃的社区,鼓励开发者贡献代码和反馈,形成正向循环。其次,企业可以考虑将内部的部分技术开源,这样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还能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到生态系统中来。此外,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也应该大力推广基础大模型开源,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如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融资便利性等方面提供帮助。通过设立行业标准和规范,明确开源与闭源模型的应用场景和界限,确保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三)强化基础模型的伦理和法律框架,确保技术的负责任使用
为了确保基础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能够负责任地被使用,强化其伦理和法律框架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也带来了数据隐私、偏见与歧视、透明度等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因此,构建一套全面的伦理和法律框架,不仅能够保障技术的健康发展,还能增加公众的信任度。首先,应制定明确的数据使用准则,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与隐私得到妥善保护。其次,通过引入公平性评估机制,监测并纠正模型中的潜在偏见,防止歧视现象的发生。此外,增强模型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用户理解模型的决策过程。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基础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既发挥了最大的技术价值,又能够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为整个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¹白润轩,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