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登录 | 注册

封面故事 | 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以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为例

发布时间:2023-12-20      作者:编辑部  
分享:
多方发力,共同推进集群转型升级走深走实。

▲李红曼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产研工程师

焦艳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产业研究员

伍志韬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工业互联网团队负责人

李继安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陈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软件科研创新部主任

图|由作者提供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对于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作为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产业集群规模优势突出、发展成效明显。

本文以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转型实践为例,详细梳理了广东省发展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做法,分析了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的现存短板,为广东省打造智能家电制造高地提出对策建议,也为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提供参考。

一、发展现状及经验做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确立制造业差异化定位,推动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这对新时期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集群式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广东省立足块状经济发展特征,聚焦“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各地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根据行业龙头企业牵引和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牵头的两类路径,引导集群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

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是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2022年广东省家电业产值规模超1.6万亿元,利润达1100多亿元,电视机、空调、厨房电器、照明灯饰的产量规模全国第一,冰箱产量全国第二,洗衣机产量全国第四,整体家电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40%,是中国智能家电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因此,总结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和短板,对于推进我国其他省份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以龙头企业牵引,产业链协作配套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牵引,产业链协作配套的方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一方面,广东省汇聚了美的、格力、TCL等家电行业巨头企业,其中美的、格力入选2022年世界500强,拥有格兰仕、万和、华帝等多个特色品类以及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单项冠军。

如格兰仕连续多年保持微波炉行业品牌第一名,2022年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0.33%,入选工信部单项冠军企业;万和家用燃气热水器连续19年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入选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

另一方面,广东省家电产业链本地化配套能力完善,构建了从芯片、传感器、PCB等上游零部件到中游电视、冰箱、空调等智能家电制造,再到电商平台、零售商等下游营销物流的全套产业链,省内基本可以解决所有的产品配套问题。

这使得企业可以大幅缩短采购周期,降低产品的仓储费用和运输成本,同时基于高效的供应链,企业可快速将想法转变为产品,加速产品迭代更新,及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如佛山市顺德区拥有家电生产及配件类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从简单的五金配件到核心的家电控制器等一系列家电配件的供应链,本地化配套率高达80%。

目前,广东省的家电产业集群格局分别为:佛山顺德形成了以美的等龙头企业引领、工业设计和智能制造赋能的“中国家电之都”,中山形成了以南头、黄圃、东凤三镇为主的家电制造和创新基地,珠海形成了以格力等大企业带动产业链和供应链整体布局的产业集群,湛江形成了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深耕电饭锅等细分领域的小家电产业集聚地。

广东省家电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获得国家认可,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廉江市小家电产业集群入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以链式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创新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促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龙头企业或专业科研机构牵头建设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创新平台、创新联盟等创新载体,发挥创新载体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各企业创新资源方面的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强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的研发创新,同时通过大企业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数据库等方式惠及中小企业,并基于“链式效应”带动产业链配套的中小企业进行关键环节零部件、元器件等中间投入品的创新开发,促进中小企业聚焦单一技术环节,实现专精特新发展,推动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创新体系,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目前,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已打造形成了9个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级标准化创新基地,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9773件,占全国该产业总量的25.89%,居全国第1位。数据显示,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为智能家电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以标准引领产业集群质量变革

产业集群的质量变革涵盖了以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和工程质量为核心要素的体系变革,需通过标准引领,以模块化、规模化和柔性化生产模式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加工、组装等环节的使用和迭代能力,从而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为提升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竞争力,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广东省推动智能家电标准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引领全省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智能家电”行动推进产业链集群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推进建设覆盖智能家电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先进标准体系。

在标准引领的基础上,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首先建立产品质量体系以保障自身竞争优势,激发并带动上下游企业开发相应质量的配套环境,其中,具备质量优势的企业通过质量认证、质量标准等手段加速质量信号的传递。

基于此模式,逐渐迭代形成良性市场竞争环境,集群内部企业基于分工、合作与竞争等手段,促进技术创新,完善集群网状结构,巩固集群优势,实现集群产业升级。以广州轻工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为例,集群通过统一配件、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售后,促进形成“集成生产、质量管控、产研结合”一体化模式,且内部配套了独立认证检测平台,服务集群园区部件、产品检测和评价认证,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推动智能家电制造业向高端化升级。

(四)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智能家电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推动产业链重塑贯通、平台化协同管理和数据要素市场激活三个方面助力集群高质量发展。

例如,佛山市顺德区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家电之都”称号,顺德小家电产业集群根据小家电产品生命周期短、离散环节场景多样、工艺技术相对成熟等特点,创新灵活的企业体制,充分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促进各大中小企业找准自身所处大产业链中的定位,确保集群中3000余家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所需的80%的配件均能在集群内补齐,帮助上百家小企业交货周期缩减三分之一、人均产值提升三分之一、工人数量缩减三分之一。

再如,广州市定制家居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超千家,产值规模近700亿,针对家居行业生产工艺种类繁多复杂,行业普遍存在信息断点、数据孤岛的现象,以及企业订单交付过程效率低、产能浪费严重的情况,大型服务平台积极通过建设定制家居综合服务平台推进集群整体转型,基于开放性平台侧应用及数据服务驱动,实现产业订单整体协同透明化管理、产品追溯和产品交付,实现定制家居产业集群的平台化和数据化运营,促进生态合作共赢。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链全而不精,配套产品通用性有待加强

当前,广东省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本地化配套齐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但仍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智能化、高端化核心部件配套率较低,产业链全而不精。

具体而言,目前家电产业微处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高端马达及电饭煲内胆材料、搪瓷材料等仍主要依赖进口。以智能控制器的核心部件MCU芯片为例,目前国内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8位MCU芯片,而智能家电所需的高端32位芯片则基本被瑞萨、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国外企业垄断,其市场占有率高达80%。虽然近年来美的、格力等龙头企业纷纷布局MCU芯片研发工作,但截至目前,仅以满足自身使用需求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

二是集群内不同企业生产的零部件的通用性、适配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由于不同品牌的家电企业在生产制造标准方面并不统一,零部件尚未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进而导致不同品牌类似型号的家电配件并不完全相同,使得单体的配件价格和管理成本大幅提升。

(二)产业链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动力不足

虽然广东省技术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但具体来看,目前广东省家电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主要集中于头部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链式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

以智能家电领域专利为例,美的集团的专利数目占广东省专利总数的60%以上。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创新的高成本。即使产业链协同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创新资源,但聚焦单一环节或单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以连邦电气为例,其连续十多年将10%的年度利润投入研发,才铸就了其在冷雾电风扇这一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

二是创新产品的外部效应性。由于技术创新存在正外部性,尽管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但其创新成果极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抄袭,使其丧失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此外,对中小企业而言,其维权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较高,因此这种外部效应将会极大降低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减少企业的研发投入。

(三)质量标准制定存在短板,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足

当前,广东省智能家电集群质量变革存在技术短板、标准缺项等突出问题。从宏观角度看,智能家电产业链跨度较广,上游硬件供给端如主导感知层、无线通信芯片和模组以及诸如AI、物联网等软件技术支持仍处于国产化替代的关键期,相较于技术成熟的中游制造端和下游销售端而言,上游的技术短板明显,在质量标准制定、技术创新研发等过程劣势明显。

从微观角度看,集群中的中小企业通常存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足、质量成本难把控、质量标准执行不足等问题;同时,大多数家电企业不具备自主品牌和质量服务体系,中低端产能过剩,仅能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总体来看,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质量变革之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亟需在标准制定、质量管理水平、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加速质量变革。

(四)大企业转型各自为政,中小企业转型水平较低

一方面,大型企业的转型工作各自为政,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产品互联互通困难。当前,各品牌智能家电产品自成体系,行业缺少统一标准,各企业均基于不同的协议和接口构建自身的智能家电系统,不同品牌的产品间难以互联互通,消费者在使用智能家电时需下载多个APP才能实现操控,用户体验割裂化、碎片化。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不高,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转型水平均有待提升:一是在生产方面,广东省以生产小家电为主的中小微企业体量庞大,但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智能化生产、柔性化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在销售方面,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消费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不强,无法基于对消费行为的判断进行产品的创新提升。(未完,完整内容,请订阅杂志。)

编辑|张孟月 校对|吴政希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

· 如需获取转载、合作、采访等需求请到微信公众号菜单栏-商务合作,获取相应信息。

· 您亦可在知网、今日头条、南方号等相关平台上关注我们。

文章评论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
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