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川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分析、
区域产业研究、科技项目管理。
文|李剑川 图丨闫雪莹
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其智能化转型对于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东创新走廊和珠西装备产业带,具备发展智能制造经济的基础与优势。
但目前大湾区发展面临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地域发展不平衡和高端人才不足等问题 ,亟待探寻适合本省形势的发展路径。
由此,本文通过分析先进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经验和特色,明确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关键环节,结合本省优势,提出结合“互联网+”、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和协调两岸三地发展等有力举措,为粤港澳大湾区促进智能制造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近日,广东省正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实施,该中心于今年4月在广州揭牌成立。
布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改革、推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重大任务。
其中,智能制造业是产业迈向高端的重中之重,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三大国际一流湾区仍有一定差距,亟待进一步加强。在全球工业4.0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西方国家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在原始积累雄厚的制造业体系下,走出一条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创新发展之路显得极为迫切。
本文对各国智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举措进行分析,对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国际智能制造业的现状及分析
各国地方政府逐步认识到智能制造业创新系统应该由政府牵头建立,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和智能制造的标准化环境建设,该举措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实现创新要素的高质量聚集和流动。因此,笔者将通过对各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横向比较,以分析各国创新举措的共性和特色(表1)。
表1 各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对比
(一)美国制造业创新研究所(IMI)
为应对欧美其它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浪潮,培养发展智能制造业,美国提出了“制造业回流”的计划,并且建成了创新研究所(IMI) ,其中涉及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通过公开选拔,确定一个团队和设立一家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
此举既避免了创新主体之间的重复竞争和资源浪费,更有利于资金、人才和设施的共享和流动,这样做可以实现协同创新,构建创新网络。美国制造业创新研究所涉及多个领域和机构,形成了大范围的产学研共建体系,包括了制造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社区大学等,并且通过会员制进行扩张,会员企业逐年增加,现已接近150家。
(二)德国“工业4.0”计划
德国“工业4.0”最早作为高技术战略2020行动计划,由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博世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推动并建立,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是一项专注于智能制造的国家级战略,实现技术标准化的参考体系,促进网络普及。
该战略将在德国工业领域引领新一代革命性技术,从而确保德国在国际上研发与创新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其中德国北威州尖端集群(OWL)和石荷州的e-Clustering集群都是“工业4.0”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会员包括了企业、咨询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成员有174个,主要专注于全球领先的智能 技术系统。
德国教育部设立了专款1亿欧元用于投入该项目。项目基于“工业4.0”的特性,进行跨学科、多企协同和异地合作,探索全新的生产协作方式,不仅代表了智能互联装备的先进水平,而且为企业智能制造提供了技术和设备支撑。
(三)东京全球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
东京全球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是以集群模式与国际枢纽模式的融合进行组建的,并制定了一系列诸如“工业价值链计划”“机器人新战略”“互联工业战略”和“制造业白皮书”等智能制造促进计划。
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能满足智能制造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升了制造业顶层框架体系设计,并以智能制造企业为创新核心,形成分布式的互联耦合创新网络,避免了低端重复性技术开发问题。
此外,日本政府一开始就把机器人战略置于核心位置,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加快人才和新一代技术研发和储备,推进国际标准化建立,并且利用“互联网+”连接多行业的价值链,产出新产品和新服务,《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6》更是对制造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
的现状对比分析
随着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传统制造业环境日益严峻,依靠原有的红利、政策等因素带动转型的局面面临改变。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的地区,但由于不同因素的制约,其智能制造业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智能制造转型基础有待提高
大湾区的传统制造业较为粗放,转型所依赖的技术、装备及软件系统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人力及生产成本日益增高,为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负担,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已经从工业1.0发展到工业4.0阶段的现实存在差距。
在客观条件下,企业前期技术研发的时间周期较长,风险较高,企业短时间内难以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国外先进设备,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很难成型。从整体的意愿出发,大湾区智能制造转型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智能制造人才队伍需加强建设
首先,大湾区智能制造业的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尤其是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需要大量多层次、多技能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其次,湾区内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政策不够灵活,各地市落实不到位,导致湾区内的智能制造业高端人才、工匠型人才和学科型人才流动性不强,供需不平衡,即使湾区内有众多知名高校,但依然存在人才不匹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智能制造业的建设,阻碍了制造业创新主体的转型升级。
(三)智能制造业发展不均衡
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制造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以珠江西岸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带为核心,以广州为龙头的国家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但是由于各地发展阶段和经济实力的不同,发展水平依然存在差异,东西岸发展不均衡。
湾区内的创新资源及要素流动性不佳,未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合作程度不高,制造业潜力未完全释放,能力未全部激发,湾区内的500强企业和部分龙头企业还没起到辐射带动的作用。
加之香港和深圳工业建设的时间长,基础实施较完善,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程度较珠江西岸更好。同时,创新驱动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困境,企业间的创新未能够共享,合作程度不足,潜在的能力还未激发,未能像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形成创新资源的集群化和枢纽化。
(四)湾区智能制造业面临双重压力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既要面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也要面临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分流:
一是如美国近年推行的“高端制造业回流”——将部分电子产品生产厂回迁至本国,日本松下“再工业化”将把家电制造业回迁,德国的“工业4.0” 和美国互联网制造业也已提前抢占了智能制造业的战略高地,加速了对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制造业的竞争。
二是以印度、越南等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迅速取代了大湾区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本土劳动力上涨的前提下,大量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工厂(如电脑硬盘、主板等)也已经迁往越南、泰国等地。
对策与建议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自身优势和特点,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决策部署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议如下:(未完,完整内容,请订阅杂志)
编辑|张孟月
· 文章版权归本编辑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如需获取转载、合作、采访等需求请到微信公众号菜单栏,获得相应信息。
· 您亦可在知网、今日头条、南方号等相关平台上关注我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