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利春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学讲师
图|由作者提供
广东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拥有较强的产业集聚优势,然而,广东制造业集群近年来面临市场萎缩、成本上升等问题,亟需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广东制造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本文分析了广东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讨了其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广东制造业集群数字化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集群内部产业协同不足且生态系统建设滞后,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不足,中小企业面临资金、技术和人才短缺等难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广东可以在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通过创新驱动、数实融合、链条重构、空间重组四条路径来推动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广东制造业集群的新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引言
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稳定器,制造业集群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数字化转型能提升企业内部运营效能,改善供应链,精准对接需求,提升生产率,还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广东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拥有较强的产业集聚优势,其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资源环境约束的增强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广东制造业集群面临市场萎缩、成本上升、人才紧缺等问题,亟需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升级要求集群企业生产更好的产品,提高制造过程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走出低端制造,进入技能性更强的领域。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广东制造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广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加快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智造”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广东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发展优势
广东制造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做起,经历了从起家、发家到当家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跃迁。广东制造业集群具有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等特点,不仅在国内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也在国际市场为广东省的对外贸易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广东积极推动数字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制造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走在全国前列,具有明显优势。
(一)全国领先的产业规模展现发展硬实力
广东是中国制造业集群最发达的省份,拥有多个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的制造业集群,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8个产业集群的规模均已超万亿元级。
2020年5月,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全国109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中,广东有14家,江苏有12家,山东有11家,浙江有[3]2家,广东为全国各省市之冠。
2021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遴选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中,广东有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集群、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佛深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共6个产业集群入选。
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全部制造业增加值4.4万亿元,占全国的八分之一。
2023年,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7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2.7%,加上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该比重超过六成;广东制造业产品出口接近5.4万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占三分之二。
2023年8月,广东有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在数量上居全国各省份之首。根据规划,广东到2027年将培育形成10个以上产值超万亿元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并有超过10家制造业企业将进入世界500强。
到2035年,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稳定在70%左右,若干领域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将处于引领地位,制造业综合实力将达到先进水平。
(二)门类齐全的产业配套凸显产业链优势
广东制造业门类齐全,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的行业大类。广东制造业集群的产业链比较完整,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产品制造到最终销售的全产业链环节,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形成了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交通基础、能源供应、环保等产业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在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例如,广东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智能装备集聚区域,拥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0000家,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涵盖了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激光与增材制造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集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及成套装备、下游应用集成于一体,以公共技术服务为支撑、以自主品牌为特色的完整产业链,不仅产生了强大的集聚效应,也为推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激发集群新活力
近年来,广东加强省级规划统筹,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完善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广东制造业集群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管理改革等方式,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点建设与蓬勃发展为广东制造业集群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增长点,推动着广东制造业集群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四)集聚分布的产业地理强化空间外部性
广东制造业集群多以专业镇和产业园作为载体,且80%的制造业企业集聚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在《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中,广东共有12个产业集群上榜全国百强,这些集群全部来自珠三角地区,这种集聚分布的产业地理产生了显著的集聚经济效应,使得企业之间可以共享资源、信息和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
广东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协同与联动,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同时吸引了大量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的入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增强了整个制造业集群的竞争力,也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促进了广东制造业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推动着整个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2021年,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9069.97亿元,同比增长8.3%,增加值占GDP比重约40%,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
(五)超前布局的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
广东是我国通信网络大省,在“新基建”赛道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3月底,广东的5G基站数超27.9万个,占据全国1/10的网络能力,承载全国1/9的电信用户,创造了全国超过1/8的电信业务收入,其5G用户数、物联网终端用户数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一方面,广东不断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加快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进程,为制造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并实施了《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2018)、《广东省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扶持政策(2018-2020年)》(2018)、《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2021)、《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2021)、《2024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2024)等一系列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积极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广东制造业集群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不仅注重加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在全国首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促进了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推广,加大了对数字化转型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升了企业和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能力,而且加快了产业园、产业集聚区的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截至目前,广东累计推动超过2.7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了300多个制造业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其中10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示范标杆,数量及示范效应均居全国第一;广东已建成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25个,数量居全国第二,是我国首批两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之一,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和数字产业化规模均居全国第一。集群内部众多企业联合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广东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一大特色,涌现出深圳五鑫科技、佛山众陶联等一批通过商业模式变革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联手数字化转型的典型企业。
三、广东省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广东制造业集群虽然具有规模庞大、特色鲜明、集聚度高和协同效应强等优势,但也存在创新能力偏弱、发展质量不够高、低端制造业比例偏大等问题,亟需转型升级。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广东制造业集群的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大量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人才短缺等各种难题,同时面临因外贸形势变化和科技变革等外部环境带来的新挑战。
(一)全球产业链在超出常规的不确定性中全面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制造业集群的发展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外贸依赖度高达60%以上,这种外向型的发展模式使其对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变化非常敏感。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重构,其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明显增强,这既为广东制造业集群带来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机遇,也对广东制造业集群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了严峻挑战。
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软件、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降低供应链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重构可能导致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稳定,增加了广东制造业集群的供应链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导致广东制造业集群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快了产业转移,从而改变了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使得一些专业镇和工业园区在“腾笼换鸟”过程中出现衰败现象。
(二)集群内部的产业协同不足且生态系统建设滞后
在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是关键步骤。然而,广东制造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协同不足且生态系统建设滞后,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不顺畅、公共服务体系不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等等。
广东制造业集群内部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导致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间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数据难以共享和交换,形成了信息孤岛,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协同合作,导致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库存管理等出现脱节,难以形成有效的创新网络,阻碍整个制造业生态系统的升级和发展,进而限制了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而集群内部的单个企业也可能面临更高的经营成本和市场风险。
(三)数字化技术在产业集群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不足
广东制造业集群虽然在数字化转型发展方面领先全国并取得显著成效,但其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足,需要引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精细化,并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广东制造业集群中虽然有一些大企业已经实施数字化战略并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但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往往局限于生产流程的某个环节或某个部门,未能实现全流程、全领域的数字化。一些企业在引入数字化技术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而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数据价值,缺乏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导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有限。
(四)中小传统企业受制于资金、人才、技术的紧缺
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设备、软件、基础设施等,将各种数字化技术进行集成和应用,而且回报周期比较长,这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目前,广东省内既懂生产又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稀缺,具备信息技术背景和制造业背景及跨界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使得广东制造业集群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人才瓶颈。
广东制造业集群有三百多个专业镇,其中有一些传统制造业的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等原因,往往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从而加剧了其数字化转型的资金困境。一些制造业集群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低端产业专业镇内的许多中小企业尚未引入或仅部分引入了数字化技术,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全面开展数字化改造。(未完,完整内容,请订阅杂志。)
文献来源:黄利春.广东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J].科技与金融,2024(7):13-19.
编辑|张孟月 校对|吴政希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
· 如需获取转载、合作、采访等需求请到微信公众号菜单栏-商务合作,获取相应信息。
· 您亦可在知网、今日头条、南方号等相关平台上关注我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