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李慧 文|古晓彤
编辑|苏莉娜、李慧 图|由受访者提供
医者创业背后的大爱情怀
曼纽科的创始人傅道元曾是心脏科医生,后来进入了GE医疗集团从事医疗器械代理工作。在担任代理期间,通过接触一些国外康复医疗先进产品及康复概念,结合国内康复现状,决定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帮助康复事业发展。而真正令他决定投身康复医疗器械产业,机缘于一位德国康复医疗公司的创始人对他的影响。
傅道元 曼纽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起初,一家德国医疗公司的创始人提出与我们合作,由他负责生产研发,由我带领团队负责开拓亚洲的市场。但由于他年逾古稀,而儿子也不愿意继承他的事业,为了‘天轨’的理念得以传承他将产品手工图纸赠与我们学习和研发,希望我们能继承他的衣钵,帮助有康复需要的病患。”傅道元坦言,这位老人对康复事业的情怀,让他内心涌起的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澎湃感动。于是,在2008年,傅道元创立了曼纽科,全面开启康复医疗创业新征程,致力康复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在创业初期,傅道元积极到国内各大临床一线做康复市场调研,了解国内康复的短板和发展瓶颈,更常到广东工伤康复中心、广州福院探望,与康复患者和康复治疗师进行深入沟通,其中一位院领导的一席话让他受到极大震撼。院领导告诉他,有些残疾儿童被社会、家人所抛弃,自七八岁开始被送到福利院,甚至年过四十,父母也不曾去探望,他们的身心受到了重大伤害;此外,患有脑瘫的儿童,除了认知能力有问题,体重也会飞速增长,很多护工因为抱不动他们,导致日常吃饭洗澡等活动都受到限制。
通过调查沟通,傅道元更加坚定自己的创业初衷——研发和生产康复医疗器械,并向全国推广普及“康复”概念,助推康复事业发展。“在最开始时,曼纽科的发展着眼于生产和研发,产品定位是康复护理设备。创业之初,团队很多成员都反对公司发展康复设备,他们认为康复科是边缘科室,不被院领导重视,而康复设备也很简单,更没有任何的价值。”即便如此,傅道元毅然默默坚持在康复医疗的道路上。
为了招纳研发人才,傅道元上网下载了数百个关于脑瘫患者的视频,向他们展示脑瘫患者的困境以及国外的解决方案,还带他们到安养院实地考察。经过此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举措,傅道元终究把研发人才收归麾下。
十载康复事业探索之路
“天轨”移位系统是一种可帮助病人实现空间转移,步态,平衡等运动康复的“工具”,只需按动遥控器上的功能按钮,患者就能在系统的辅助进行相应运动功能训练。康复训练的特殊性,要求此系统要严格把控训练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因此,“天轨”的上千个零部件也费尽曼纽科团队的心思。
“采用标准零部件以节约成本批量生产,因为若全部使用非标准零部件(编者注:非标零部件是相对于标准零部件提出来的。非标准件主要是国家没有定出严格的标准规格,没有相关的参数规定之外,可由企业自由控制的其他配件。)成本需要上千万元。因为每一套‘天轨’都是因地制宜,一旦采用标准件,不同零部件间很难咬合。我们要符合医院和客户的需求,亦由此可见,我们每一套的‘天轨’都是独一无二的。”傅道元说。
图为“天轨”移位系统。
在傅道元眼中,康复医疗产品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打磨,才能不断精益求精。因此,对于“天轨”系统的质量,每个零部件都要经过近乎严苛的测试。“产品生产出来后,我们会送到美国和欧洲进行检测,检测方甚至建议某些检测项目无需测试,但我还是坚持让检测方逐项检测,不疏忽任何细节。”他告诉记者,“天轨”系统中一千多个零配件都通过了生物兼容性的检测,并且通过了880公斤最大负载的测试,其负载能力超过了任何一个同类产品。这种对产品精益求精,对康复患者认真负责的处事态度,得到国内外相关机构的认可,令“天轨”系统先后获得了欧盟的CE认证和美国的FDA认证。傅道元团队对品质的近乎严苛的追求,赋予了产品卓越极致的性能,“天轨”系统已占领着近80%的中国市场,甚至受到欧美发达国家客户的好评。
2018年下半年,曼纽科还将推出结合AI技术和物联网的第九代“天轨”产品。目前,康复医疗产品注重大数据理念,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将云端数据自动存储,结合智能设备对进行患者的步态、关节力量等身体状况进行分析,整合到云平台里面,不断潜心研究和创新天轨系统的功能。
十载时光,消纵即逝。在这十年间,曼纽科以“天轨”系统为核心,研发了适用康复治疗的实用性强、临床效果佳的一系列康复设备和辅具产品,当中包括智能减负康复系统、悬吊康复系统(SET)、儿童康复系列和康复云系统等,全方位打造包括老年人,成人,儿童康复生态系统,服务国内上万家医疗服务机构,并被欧美等发达国家上百家医疗机构引进使用。
“此外,我们还结合产品、专家资源等优势,优化原有销售模式,对医院康复建设进行深入分析,为各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康复解决方案。”傅道元介绍,他们提供了骨科康复中心解决方案,神经康复中心解决方案,康复护理无障碍解决方案,水疗中心建设方案,儿童康复中心解决方案等,“我们希望以专业的态度和先进康复理念服务于医疗服务机构。”
给康复注入人间温情
傅道元指,专注康复运动训练和护理设备是公司发展核心,用专业服务于医院、残联、福利院、养老中心、社区和家庭等多个领域。“医院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市场,其次是残疾机构,但是未来更大的市场应该是在养老和家庭方面,所以整个康复医疗市场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在谈及国内外康复医疗差距时,傅道元特别强调,国内康复设备的技术和质量并不比国外差,差就差在康复理念上。“最早我们所谈及的康复,局限于颈肩腰腿痛,哪里痛就治疗哪里,治标不治本,但实际上现在的康复理念,不只是单纯的解决疼痛的问题,更注重功能康复,帮助患者恢复自主生活能力。”
自从医联体的概念被提出后,曼纽科整合了社区康复、医疗康复、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的医疗数据,利用先进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帮助大小医院进行医疗资源再利用。傅道元提出,一家具有丰富专家资源的三甲综合医院,我们可以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怎样促进医院与社区康复、居家康复合作?我们的做法是通过信息化大数据系统,整合整个康复的系统,来打造“康复快线”平台。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40多家医院正在使用该平台。
医护人员利用“天轨”帮助中风患者重新站立、走路。
看是枯燥无味的康复过程,每一个康复动作蕴含着改变一个家庭生活,甚至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采访中,傅道元还分享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一个家住广州市越秀区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一直足不出房门,由两个姐姐照顾。如今两位姐姐已经50多岁,要抱起弟弟,开始力不从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认识到曼纽科的产品,于是上门寻求帮助。我们团队得悉后,向他们提供了一套针对性的康复方案,通过我们的方案治疗后,他能穿梭于房间、洗手间和客厅,家人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傅道元对记者说,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康复事业的发展将会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改变。
此外,曼纽科先后参加多项公益活动,并向中国残联福利基金会,捐献了上千万价值的资金与物资。在去年7月,曼纽科与中国康复中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曼纽科天轨康复训练示范基地,以进一步推动残疾人的康复治疗条件和服务能力。“没有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企业,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曼纽科一直在践行的企业准则。我们希望以自身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有爱、更美丽。”傅道元说。
2018年,曼纽科将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傅道元对企业未来有更深远的战略布局。他直言,未来5年,曼纽科坚持自主研发,不断创新的原则下,融入更多康复先进理念与多元化的发展方式,开辟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打造领先全球的康复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