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勇: 不负青春韶华,续写香港创业者的“狮子山精神”
32岁的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李忠勇,用冒险家的精神创业,将“电子纸”技术雏形从大学实验室,带到千百家零售商铺的货架上,更因市场需求和变化,不断创新、无畏失败。
采访丨李莹亮 文丨廖婷婷 编辑丨李莹亮 图丨由受访者提供
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8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奋进者开始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角。在香港,闪耀着“东方明珠”的这片土地上亦涌现出一代代推动时代车轮的新鲜血液。他们秉承着老一代香港创业者的“狮子山精神”,在书写人生的舞台上坚持创新、勇于冒险、乐于分享,他们正用自己的努力生动刻画着香港年轻一代的青春印记,也将香港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代代相传。
李忠勇,i-Display创始人、CEO
坚持创新,让想法变现实
32岁,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博士,李忠勇从走出校园创业至今,短短四年时间已成为香港年轻创业者的成功代表。2014年,李忠勇带着在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电子纸”技术产品面市,与香港科大校友联合创立i-Display公司,并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出全彩色智能价钱牌,其可完全替代传统纸质的商品价钱牌应用于零售行业,如今他们的产品已经占领香港该行业100%的市场份额。 “创业的想法来源于导师的建议和支持,科大教授认为我们所研发的技术正是市场所缺乏的,鼓励我们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加之在校期间通过参加科技竞赛获得了部分资金支持,从而促成了最初创业的动力。”站在高起点上,他们迈开了创业的脚步,但是,虽然带着香港科大的光环,李忠勇却表示最初的产品并不被市场所接受。 最早的一代电子纸是黑白显示,无法满足香港零售商的多元化、智能化要求。为此,在经历最初的市场挫败后,李忠勇带领团队开始了第二次技术创新,研发出彩色智能价钱牌,不仅实现信息的彩色显示,更增添了图片、商家信息等延展功能,并可通过WiFi一次性调整店内所有价钱牌的信息,通过“中央管理”降低了综合成本,这也成为目前全球唯一一款推向市场的彩色智能价钱牌。
图为i-Display彩色智能价钱牌
对于目前的成功,李忠勇觉得“运气很好”。他表示,初创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而i-Display在初期就获得了来自香港科技大学超过10万元港币的启动资金,得以制作产品原型。此后,公司也陆续通过香港政府的资金扶持政策获得创新及科技基金的投资,用于设备配备、参加展会等。如今,又获得内地天使投资150万元人民币,不断扩大公司规模。 李忠勇的团队也不断拓展价钱牌的延伸应用,正开发出具有触屏功能、结合AI技术、大数据搜集与分析的多生态应用产品,与此同时,开展支撑性的系统开发设计,通过系统支持、解决方案、售后服务拓展新领域,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商业模式上不断探索新的亮点。 至今,在并不太长的创业道路上,李忠勇感受最深的就是“创新”二字,对每一个初创企业来说,想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只能不断创新,而这也正是打造香港百年繁华的老一辈创业者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勇于冒险,赌注1%的成功 解决了资金问题,对于一群毫无“商业头脑”的技术“直男”来说,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对市场的“一无所知”。“几个创办人对零售业一窍不通,我们一开始在技术转化、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宣传、销售等方面完全没有经验和资源,屡屡碰壁。”李忠勇说他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从0到1的过程,充满着挑战。 为此,除了不断地与零售商进行沟通,了解市场需求之外,李忠勇还带领团队亲自“体验生活”,他们到超市应聘售货员,切身了解自己开发的智能价钱牌能够在哪些方面帮助零售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将产品设计到解决他们的痛点。例如,为解决零售商希望利用电子价钱牌投放更多资源,李忠勇在产品设置上特地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引入广告位,这样不仅为零售商分担成本,也带来更多效益。正是这款直击“痛点”的产品,为公司打开了市场。 面对每天都可能有的“新尝试”,李忠勇将自己的创业之路比作一场“冒险”,不断挑战着未知领域。他说自己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挑战自己,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社会,以及获得商业知识及经验。 自称“悲观主义者”的他认为任何一种创新,都首先要考虑如何面对失败,因为失败的概率是99%。说起创业初期的艰辛,李忠勇庆幸遇到了一群和自己一样敢于冒险的人,他们在不断的“试错”中换来了这1%的成功。“创业初期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而为了给公司腾出更多资源,不少团队成员还是‘降薪’加入,甚至几位创始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收入,以致于工余时间和假期都要在外兼职工作,也牺牲了很多与家人相处时间”。 李忠勇坦言,不同于老一辈香港企业家的坚持和隐忍,如今新一代的香港创业者面对市场的变换、技术的快速更新、多元的客户需求,更需要不断尝试,勇于承担失败,用冒险家的精神创造新的未来,而这也是老一辈“狮子山”精神的延续。
图为本地商铺使用i-Display彩色智能价钱牌
乐于分享,共创 1+1>2 当内地的电子支付遍布香港大街小巷之时,足以预见香港在新一轮科技争夺中已为追赶者角色,但也给香港重振科创产业打开了窗口。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我们欣喜地看到香港的创业者们不是对于激烈竞争的恐惧和固步自封,而是对合作、分享、共赢的期待,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他们所展现出更具包容和共享的企业家精神。 李忠勇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为两地企业带来的机遇,面对内地如火如荼的“双创”热潮,虽然香港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但对企业来说又多了一条获得共享资源的渠道。 李忠勇表示,对企业来说,关键是如何最大化地利用两地资源,而不再是通过各种保护性措施固守原有的一片领地。在内地,要充分利用制造、人才、政策等优势,而香港,则在高端制造业转型过程中不断夯实技术、设计、营销服务等特长,做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1+1>2的共赢目标。 未来,李忠勇也将目光瞄准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内,李忠勇的团队已在深圳前海、江门等地开始布局,希望通过人才政策构建本土化经营,不断发掘新市场、新领地。当然,他们也乐于将最新的技术、金融制度、管理理念、服务思想带到内地,实现开放共享,营造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从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 香港新一代的创业者已乘风远航,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更深知这个时代赋予的重任。他们传承着香港老一辈创造的 “狮子山精神”,他们更呈现着年轻一代勇于创新、敢于冒险、乐于分享的“香港精神”,他们不负青春韶华,他们正在创造香港的未来。
本文刊登于《科技与金融》2018年6月刊,如需转载请与编辑部联系。
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

扫一扫,获取更多科技金融资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