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用10年的创业之路,书写出一段精彩的女性故事,彰显当代女性领导力。
10年,一座城市或许经历日月沧桑而历久弥新;10年,一段爱情或许经历岁月洗礼而经典永恒;10年,一场人生或许沉淀碧玉芳华而厚实醇香。而她,用10年的创业之路书写出一段精彩的女性故事。作为上海莘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莘越科技”)的总经理、全国工商联执委,徐雯勇于在市场中竞争,成为中国女性创业者的成功代表,她将10年创业之路比作长跑,虽看不到终点,但仍然将继续奔跑……

一个理想变现实的创业故事
3年, 400万字, 两万个图形……一个在脑海中闪现出的想法变成现实需要经历什么?莘越科技总经理徐雯,用一枚小小的软件诠释了一个理想变现实的创业故事——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找准市场痛点,以一己之所长惠及社会,展现出不输男儿的女性创新领导力。
在采访中,外表靓丽、光彩照人的徐雯,却给我们展示出超乎寻常的逻辑思维。毕业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计算机系,徐雯结合专业所长,在归国创业过程中瞄准智能教育市场,创建专业团队从事智能型教育软件研制开发和生产销售,并于2009年成功推出第一个智慧教育软件——《几何王》初中平面几何学习软件。
《几何王》软件创新地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徐方瞿教授首创的“平面几何基本图形分析法”,将几何问题的分析过程用信息技术形象地、一步一步地在呈现出来,这是目前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可以直接应用于平面几何课堂教学的教育软件,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质量。
“女性比男性具备更强的韧性,不同于男性专注于商场博弈和市场竞争,女性在获得社会认同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更容易关注到来自人性关怀的另一面。”
对于《几何王》的教学效果,“上海、贵州、河南、山东等地的很多学生使用了《几何王》以后,他们的数学成绩平均可以提高15分至20分,当地的老师觉得这样实际的数据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徐雯说道。
此外,在《几何王》取得成功后,徐雯带领团队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创新研发出《几何王》网络版及《思维王》配套软件,并被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所青睐。
诚然,如今的教育产业正处在市场的风口之上,前仆后继者无数,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而徐雯的成功正是因为敏锐地发现了中国教育市场的“痛点”,从而找准自身定位并保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正如徐雯所说:“我们一定是产品导向,一个成熟的产品一定是找准市场上某一类用户的痛点,以产品研发为核心,最终让它成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刚需’产品。”
《几何王》的初衷则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学习原理从而提升学习成绩,这一点也是徐雯对其产品核心竞争力定位的最好体现。不同于一般的线上线下教育平台和机构,徐雯认为,“我们的产品专注于内容,如何呈现只是一种技术手段,目前市场上像我们这样纯粹做内容的公司还是比较少的,成熟的产品也很少,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徐雯说道。
既然身处市场,必然面对竞争,在面临可能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徐雯也有自己的规划和想法。“创新是必须要一直坚持,如何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不管是《几何王》还是《思维王》,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的事情。”
她指出,未来或将通过精挑细选的合作伙伴和更多形式的资本运作以及向物理、化学等同类学科进行拓展等方式,期待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一段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
自2008年创业至今,徐雯已在创业的道路上走过了十载光阴。在旁人眼中,如今莘越科技所获得成功已足够成为其骄傲的资本,但徐雯却说他们仍处于一个“逐步积累与探索的阶段”。10年的脚步将为我们讲述一个女性企业家如何成长的故事,而10年的沉淀又将换来怎样一种精彩绽放?
徐雯将自己比作是“长跑者”,“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创业过程与长跑很像,你看不见终点线的地方,但是你知道必须一直往前跑,然而你也不知道还要跑多久这个终点才能出现。”
与此同时,徐雯仍保有或许是女性创业者独有的那份“不安全感”。她说:“对于任何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无论身处什么阶段,活下来大都是最重要也是一个最难的难题,我觉得这一点是要时刻放在心上的。”或许,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居安思危的心态,才能面对创业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和阻碍。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创业过程与长跑很像,你看不见终点线的地方,但是你知道必须一直往前跑,然而你也不知道还要跑多久这个终点才能出现。”
徐雯坦言,决定创业之初并无做好万全的准备,也正是这份“无知者无畏”的冲劲,让对技术信心十足的徐雯还没迈开脚步即受打击。“我怎么觉得我是在和一个不懂IT的人交流”、“问这个问题的人,一看就是一个不懂IT的人在异想天开”、“你要做的这个东西连微软研究院也做不出来”,抱着对创业的最初想法,徐雯向导师请教却得到如此回答,“当时我是倍受打击,但这些质疑也恰恰给了我最准确的启发,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教育问题,所以技术上的实现不是问题,那么其本质就是如何将技术与教育相融合,这就需要一个技术与教育的通才,而不仅仅是技术专家了。”
正因为准确发现了“痛点”,徐雯迈开了她坚定的创业步伐。重技术轻市场、内容开发、同类竞争……在创业道路上还时时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但在交谈过程中,记者仍能感受到她言语中散发出的坚韧与不屈,同时亦能体会到她对家庭的依赖与感恩。在这10年的创业历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站在她身后给予坚定支持的两个男人。
作为中国数学教学领域的专家,徐雯的父亲徐方瞿教授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造性地研发出一套平面几何的教学方法,并成功运用于全国95%的学校教学中,受到广泛认可。这就是徐雯创业最初的灵感来源。
“还在渥太华大学上学时,父亲问我能否将他那么多年的平面几何研究成果做成计算机软件,让更多的人学习运用,这是他第一次向我提出这个想法。当我回国工作后,父亲再次提出这个想法,我和他认真地讨论了想法可行性。”徐雯感谢父亲给予她的最初动力。
而另一位就是徐雯的先生,从校园走出的爱情总是保有最初的那份美好与纯净。她的先生给予了她创业10年无条件的支持和依靠,面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先生则成了家庭中物质与精神上的“维稳因素”。徐雯说:“因为有他的坚持和支持,我才会迈出创业这一步,如今他也创业了,我们的相互扶持是一步一步走下去的最大依靠。”
一种当代中国的女性领导力
作为中国女性创业者的成功代表,徐雯用身上所兼具的坚毅与亲和诠释青春、书写人生,她拥有坚持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她亦拥有上善若水的女性柔情,她用10年的创业故事为当代中国女性创业者写下最美的注脚。
然而,在如今的社会分工中,必须承认的是男性仍旧是社会绝大多数行业的领军者,而女性或因于偏见,或因于社会属性仍旧处于相对弱势。对此,徐雯认为这与中国传统观念有关,在面临家庭与事业的选择时,中国传统家庭仍以女性放弃事业为多。但对于社会对女性创业者的价值认可,徐雯则提倡社会女性应勇于展现自身的领导力,她认为,女性比男性具备更强的韧性,也因此,不同于男性专注于商场博弈和市场竞争,女性在获得社会认同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更容易关注到来自人性关怀的另一面。
不仅如此,徐雯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除了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外,也同时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和我国的教育扶贫事业当中,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来得更有意义。

徐雯和团队参与“烛光行动”计划。
在创业之初的2009年,徐雯就参与到民盟中央发起的一项教育扶贫公益计划——“烛光行动”,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选拔优秀教师支援教育资源薄弱的内地山区,徐雯带领的公司团队通过教师培训及软件捐赠,获得强烈的社会反响。
从开始至今,已近10年,她的团队每年行走5省共30所学校,共无偿培训老师过万名,软件捐赠数百万元,展现着一名女性企业家的领导力量和社会当担。
在中国仍有5,000万人口等待脱贫的形势下,徐雯选择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一条路径,如春风化雨般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照亮他们努力前行的路,在中国的社会公益事业上筑梦前行,为中国的未来谋划蓄力。
为此,徐雯带领团队将先进教学方法带到西藏、云南等边缘山区,他们不仅选派教师进行支援,更在当地培训教师,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完成“输血”到“造血”的过程,形成了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更创新了精准扶贫的一种发展模式。目前,徐雯的公司已成为上海市政府对口云南的精准扶贫机构。
从碧玉芳华的风情到秀外慧中的柔情,从留学归国的纯IT人到心怀祖国的教育学者,从驰骋商场的企业精英到中国社会公益的践行者……这些种种的标签为徐雯筑就了一个成功女性企业家的形象,而徐雯则用10年的创业之路去做每一项诠释,不急不缓,无忧无惧,她坚信女性智慧所散发的强大号召力。她的创新与坚持,她的细腻与坚韧,她的胸怀与柔情,无不彰显着当代中国的女性领导力量。
本文为《科技与金融》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