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艾米
2015年9月1日,写下一篇“Move On”的微博长文,谷艾米正式向世界宣布离开印象笔记团队,走进下一段未知却让人兴奋的征程。六年前,她毅然带领着这家曾经“一穷二白”的硅谷小团队,闯进中国市场。四年过去,印象笔记在中国收获了1500万注册用户,每月节节上升的会员收入,对于一家硅谷公司在中国的成绩而言,她说已经属于“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了。然而,在印象笔记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时,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Move On”,开拓下一番事业——和米资本。
图丨由受访者提供
她是“离经叛道者”的知音人:硅谷直通中国市场的快车道
离开印象笔记之后,谷艾米将这段经历转化成更大的能量。她在硅谷成立了和米资本,专注于当地早期前沿科技的投资,范围包括深度分析、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太空、机器人等可能有大增长的领域,帮助他们打开中国市场。
最耐人寻味的是,和米资本设计简约的主页面正中,赫然写着一句话:“Investing in the Rebels”(投资离经叛道者)。每一位投资人都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而押宝在叛逆者的身上,这难道是为了追求新鲜刺激,还是另有深意呢?
“最近大家都觉得埃隆·马斯克很牛吧,但其实十年前很多人都觉得他做的事情异想天开,所有人都说这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电动车的电站也没有建成,技术也没有成熟,怎么可能跟汽油车竞争呢?但事实上刚开始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需要有很大勇气去冒这个险的,甚至可能要砸自己的钱去做。但是他当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有一天Space X火箭可以带着特斯拉飞上太空。为了这份坚持,他每周工作90个小时。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但这是经过了十几年不懈努力才获得的成功。”
谷艾米的眼中,投资最大的风险并非来自技术或者市场,而是创始人:“对于一个创始人来说,最难的事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尤其是在与主流意识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的时候。但常常只有那些和别人不一样的,打破规则,坚信自己的创始人,才能成就一家大的公司。”
欢迎叛逆者,但并非所有不守规则的人都适合创业。谷艾米认为,作为投资人,选择早期公司的时候必需准确地判断创始人是否有毅力坚定地走下去。实际上,和米资本也跟所有投资人一样追逐高回报,不同的是其把握风险的方式。谷艾米介绍说,她和团队会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创始人,包括从背景、创业经验、别人的看法等各方面收集信息,做大量前期研究,力求将风险降到公司承受范围内。
从企业高管,华丽转身成为投资人,之所以选择投资早期创业公司,除了潜在的高回报以外,更重要的是谷艾米的个人经历。作为将硅谷第一家公司成功搬进中国的幕后推手,谷艾米对于美国公司如何在中国“接地气”有着比旁人更清晰的认识:印象笔记第一步就是把服务器建在中国,团队是清一色的中国人,包括微信、微博等合作伙伴,同样来自于本土。
“当时很多硅谷公司并不认可中国市场,但印象笔记算是在中国创出一条自己的路,所以才有后面的优步、Airbnb、领英。有人说印象笔记打破了中国市场的诅咒,与其说是诅咒,我倒觉得是中国市场有同类型的公司,而且有足够的资本和人力,国外的公司怎么跟他们去竞争的问题。”她说。
许多美国公司来到中国“水土不服”,谷艾米认为,美国人的工作方式、风格、速度,有时候并不适用于中国,加上中国市场发展迅猛,甚至“野蛮生长”,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活下来,成为了对他们最大的考验。后来很多公司找到谷艾米,希望能从印象笔记“取经”,让她看到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现在我希望能成为一座桥梁、一条捷径,在早期为公司指明方向,帮助他们省去半年到一年摸索的时间。”
通过和米在美国的投资,帮助硅谷早期创企更好地嫁接到中国市场。虽然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但和米的牵线搭桥作用,无疑提高了他们打入中国市场的成功机率。和米参与投资的PlusAI(智加科技),是一家硅谷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公司,创始人刘万千和郑皓都是华人背景,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充满了野心,瞄准了“货运高速物流”。2017年3月初,PlusAI的自动驾驶原型试验样车已经获得了加州路测牌照。据报道,目前PlusAI已拿下2家车企的合作订单,并与西安等地政府达成了战略合作。谷艾米说,PlusAI团队有着强大的执行力,她有信心PlusAI在和米的帮助下将走得更远。
她是十二分的开拓者:生如夏花之绚烂的人生轨迹
随手翻开谷艾米的简历,满眼都是五花八门、让人艳羡的“标签”:斯坦福MBA高材生、大型国企和英企工作经历、香港财经记者、80后女性创业者、印象笔记中国区总经理、硅谷投资人……别人眼中的人生巅峰,她却认为自己一直在路上;身为成功人士,她却并不刻意追求成功:“我更愿意别人描述我的时候会说,艾米做每件事情都很投入。我与别人不同的一点,就是凡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不管是创业也好、管理也好、学习也好,我愿意尽情燃烧自己,去把一件事情做好。”
“还记得做过性格测试,自己是个十二分的开拓者,对于开拓者来说,成就感来自于未知的探索。”这是谷艾米写在“Move On”的文字,也许是她对自己的人生选择“跳来跳去”给出的答案。她经历过大公司,经历过创业,经历过成功和荣耀,也经历过失败和挫折。2009年,谷艾米还是一名意气风发的商学院毕业生,刚从硅谷回到国内,初生牛犊不怕虎,她建起了一个模拟股票投资的网站,为投资者提供买空卖空的金融服务。然而,2008年金融海啸余殃未止,股市低迷,经济形势不佳,融资十分困难。谈起第一次创业时的经历,她坦言“第一次就超级苦,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甚至几年后有一家跟她当年非常相似的一家公司获得大量融资,艾米的朋友跟她调侃道:“你就是早做了五年而已。”
初次创业就遭遇滑铁卢的谷艾米,从失败中学到了宝贵一课:“这次经历教给我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最小成本去做成一件事情。我觉得现在的创业者环境比当时已经改善了很多,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好,愿意投资的人非常多。”一次看似失败的经历,让谷艾米在加入印象笔记之后,能够灵活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创意,把硅谷“大象”搬进了中国市场,这也是每一位印象笔记团队成员的必修课:“想象你自己没有钱去做市场,该怎么去开展工作、怎么去招人,这就是创意,是所有创业者都可能要面对的。”
宁可活得如夏花般绚烂,谷艾米认为人生在于体验,关键是在体验中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做。“我觉得有每个人不同的方式,我这种不一定是最好,但我更愿意选择我的人生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哪怕明天不在了也不觉得人生白过了。”
大企业也好,硅谷小公司也罢,不管跳到哪里,谷艾米只忠于自己的兴趣。一旦发现一件真心感兴趣的事情,她就会秒变 “疯子”:“真的什么都不会再想,把自己全都投入进去。还记得有朋友跟我说过,我是那种拿生命工作的人,我觉得是一个挺好的描述,因为只有全心投入,才能爆发出不一样的活力和能力。可是对不再感兴趣的事情,我肯定干脆利落地离开,找下一个更感兴趣的事情去做。”
她是女性领导的践行者:做好一件事,与性别无关
“在领导方面,我觉得我和男性并没有区别。” 谈到女性领导力,谷艾米认为,女性本身有很多优势,比如观察力强、做事细腻等等,成为领导者,要懂得将自身优势转变为管理风格。不必成为所谓的女强人或女汉子,领导力最重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真正把事情做好。“你看德国总理默克尔把国家管理得很好,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去做不一样的事情。如果是因为是男性,你给他更高的分数,或者因为她是女性,给她更低的分数,我觉得这样的社会是不公平。”
成长在中国唐山,成名于美国硅谷,谷艾米相信自己是幸运的,从小生活在父母开明、男女平等的环境下,让她能自由探索各种可能。虽然成长中并未受到性别的限制,但身为女性,谷艾米依然清楚看到女性创业过程遇到的无形障碍:“我认为目前中国女性的创业环境变得恶劣,没有良好的生态系统来支持女性。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她们看不到比较多的成功女性创业者时,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
除了客观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之外,谷艾米认为女性之间应该形成良性互助的创业圈:“目前创业生态系统普遍缺少女性的声音和互相支持的风气。女性一般不喜欢拉帮结派,我认识一些很成功的女性创业者,她们认为成功就是靠自己,没有意识到要去帮助其他的女性创业。”艾米说,她经常召集一些女性CEO一起开会吃饭,鼓励女性形成互助的氛围。她认为,目前中国的女性创业者,应该更多元化、更有活力。身在美国的她,看到了当地更多女性愿意站出来说话,更多女性愿意互相支持。她呼吁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性别平等的讨论里,更多的女性领导人站出来,让互助的精神在中国女性身上体现出来。
行动力是最实际的领导力,谷艾米向《科技与金融》透露了和米资本前段时间投资的第一个女性创业者:“其实我觉得挺骄傲的,我们投了美国的一位女性创始人,她所创建的生物科技公司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她也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谷艾米希望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支持更多的女性创业者。推动多元化,不仅在自己的投资中实践,她还会主动出击,在媒体、演讲等不同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硅谷7%的女性合伙人里面的一员,我很愿意到处去露面,愿意让人知道和米资本的存在,分享自己在岗位上的成功经验。”
本文刊登于《科技与金融》杂志2018年3月刊。
欢迎微信分享,如需转载请与编辑部联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科技与金融》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科技与金融》2018年3月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