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项目今年产值超3亿
2011年2月,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院长舒元教授带领中大校友组建广东中大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大创投”,即中创集团的前身),经历了主要以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为代表的1.0阶段,和以中大创新谷的诞生为标志的2.0阶段。作为广东医谷执行总裁的谢嘉生,从2011年开始进入中大创投,见证了整个中创集团的成长壮大。而随着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孵化器项目在2016年8月奠基动工,标志着中创集团3.0发展阶段的正式启动。
说到广东医谷,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2014年——广东医谷产业园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孵化器项目正式落子广州南沙。随着项目的落地,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中的一片“不毛之地”随即变身为热火朝天的工地。据谢嘉生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是南沙区和广州市的重点工程项目,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一期5万平方米的建设,并已经有20多个项目进驻,入驻项目今年产值超3亿元。
为了降低园区企业的研发与运营成本,广东医谷“扭尽六壬”。谢嘉生说:“根据入驻企业的情况,我们将逐步完善公共实验室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并计划在园区投资设立公共检验检测平台、第三方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及高通量测序等服务。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项目的实际需求,还可以推动行业上下游资源的集聚,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园区,形成良性互动。”
构建独特科技创新业态环境
如今,拥有多年私募股权投资和项目并购经验的谢嘉生,希望广东医谷建成集产业孵化、股权投资、产业研究及综合配套为一体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孵化器,聚合孵化、办公、研发、生产、供应链、人才及服务七大板块,对接海内外优质医疗创新资源,来构建独特的科技创新业态环境。
他特别提到,一方面,南沙区作为自贸区和国家新区的“双区”叠加,无论在特殊生物质材料的进出口和税收优惠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广东医谷在过去一年高度重视与国际医疗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的交流,与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以色列、荷兰、美国、加拿大、斯洛伐克及我国台湾地区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我们的国际项目部已经成立,穗台转化基地、中澳转化基地、中英转化基地、中美转化基地以及‘中东欧16+1基地’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通过一个个国际转化基地的设立,广东医谷将成为国际医疗创新资源的集聚中心。”
“我们希望怀抱‘创新、产业、国家、民族’的宏愿,在这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时代,努力开拓、完善‘产业投资、产业孵化、产业运营’三大体系,探索‘科技金融+创新生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联通国内外的产业与资本,培育产业新星,引领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创集团董事长舒元在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产业创新集团》的演讲时提到。未来,广东医谷还将在上海、成都、武汉、杭州等地布局,通过集聚海内外医疗产业上下游资源,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医疗产业创新中心。
对话谢嘉生
中创集团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科技产业创新汇报会”后接受《科技与金融》的媒体采访时,谢嘉生再次强调了广东医谷的使命,就是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医疗产业创新中心。
忆当年:早在2012年开始筹划
《科技与金融》:我们了解到,广东医谷去年8月奠基;今年4月,园区第一期5万平方米工程封顶了,下个月(12月)投入运营。这个工程的效率几乎是南沙众多重点项目里最高的,你们事先有否预料到?
谢嘉生:我们广东医谷虽然成立于2014年,但其实早在2012年,当中创集团还只有中大创投的时候,舒元院长和郑总(中创集团总裁郑贵辉)就开始规划。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筹备,我们在2014年10月29日与南沙区政府签约,正式落户南沙,并在2015年8月完成购地手续,正式启动设计与建设工作。现在,(广东)医谷已经完成了一期5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进入验收收尾阶段,而且园区招商进展顺利,已经有20多个项目进驻,入驻项目今年总产值超3亿元。
《科技与金融》:您在之前的演讲中提到,“广东医谷希望在南沙打造全国一流的高端医疗服务中心”,那么广东医谷下一步将怎么做?
谢嘉生:一方面,(广东)医谷将进一步加强与华南各高校及医院的合作,搭建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往深层次转化。例如我们已经在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设立了创新奖学金,今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扩大覆盖更多高校和更多学生。同时,你也看到,中大创投今日与中庸集团签署了医疗产业基金合作协议。这支医疗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就获得了佛山市顺德区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配资20%,并将专注于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健康保健、医药流通、移动医疗等医疗大健康领域具备发展潜力的项目,重点解决园区内项目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会持续支持“中国医疗产业联盟”的发展,在已经举办了8期中国医疗产业高峰论坛的基础上,推动更多高水平的医疗产业学术交流,为更多优质企业提供展现机会。当然,再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销售渠道、供应链等方面资源的积累,进一步完善医谷的服务体系。
说机遇:医疗大健康产业异常火爆
《科技与金融》:现在,中国医疗产业的市场前景是否非常广阔?
谢嘉生:近两年的医疗大健康产业,真可谓异常火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大量的资本涌向医疗大健康行业,行业热度持续上升。经过多年的观察,医疗大健康领域的项目既是技术密集型,更是资金密集型项目,所以我们将强化在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对园区项目的支持。
《科技与金融》:“粤港澳大湾区”对广东医谷来说,是否也是机遇?
谢嘉生:南沙区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门户城市,也是广州市唯一城市副中心。现在,南沙区已经成功引进中山一附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三甲”医院,而且南沙区是国家医疗旅游示范基地,我们目前已经在积极向国家卫生部及食药监总局申请在南沙开展先行先试的高端医疗服务,例如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进口创新药试验平台等试点应用。因此,我们可以和相关企业一道在南沙打造出一个全国一流的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带动上游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谈使命:打造成国际一流医疗产业创新中心
《科技与金融》:你怎样评价广东医谷?
谢嘉生:我们已经初步建立具有医谷特色的园区运营模式,就是以专业的园区硬件为基础、以专业服务为翅膀、以产业基金为引擎、以最开放的模式运营。我们希望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同时联合海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将把广东医谷打造成一个国际一流的医疗产业创新中心。
《科技与金融》:广东医谷接下来的目标会是什么?
谢嘉生:就是将(广东)医谷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医疗产业创新中心。这也是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使命与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在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建立并完善(广东)医谷特色且可持续的共赢生态体系。
记者手记
在珠江新城CBD的广州银行大厦7楼,记者看到了正在接待媒体的谢嘉生。这位和蔼儒雅的投资人,和在场所有“中创人”一样,系上了绣有中创集团标志的红色领带。这位“大牛”十分随和,主动和参会者拍照留念,丝毫没有架子。一旦和同行谈起广东医谷,无论身在哪里,他都像站在舞台中央,自带光芒。
从他身上,你能看到一位投资人的本色:谦逊、大胆、敢闯敢为。对于自己参与打造的广东医谷,谢嘉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自信。例如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广东医谷是科技金融与产业投资相结合的医疗产业创新孵化平台。我们充分利用南沙国家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的发展优势、‘1+1+10’产业扶持政策,在南沙打造出一个全国一流的高端医疗服务中心。”
但是投资之难,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有投资者本人最能体会。如果你问谢嘉生,广东医谷从0到1的过程的最深体会是什么。他在演讲中引述的李白的一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便是最好的回答。
本文为《科技与金融》原创,
如需转载请与编辑部联系。
转发时请注明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