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登录 | 注册

专访INNOVA集团联合创始人、LABOR实验室主任 Alfredo Picano: 技术转移转化创立新公司的意大利模式

发布时间:2018-02-27      作者:李慧  
分享:
意大利INNOVA集团联合创始人Alfredo Picano 分享意大利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及INNOVA集团在开拓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

采访|李慧  李莹亮   译文|李慧  编辑|苏莉娜  李莹亮

 

近年来,中国的“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双创是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国际技术转移是创新的重要资源,也是促进创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拥有“中小企业王国”美誉之称的意大利,在推动创新创业和国际技术转移中,作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早前,由广东省科技合作研究促进中心和意大利INNOVA集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培训班”, 邀请了意大利INNOVA集团联合创始人、LABOR实验室主任阿弗雷多·皮卡诺先生担任培训讲师。

我们也借此机会,邀请他接受本刊专访,分享意大利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及INNOVA集团在开拓创新模式,提高技术转移项目成功率,完善服务链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科技与金融》杂志——S

阿弗雷多·皮卡诺——P


INNOVA的创新模式

S: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为各国创新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INNOVA的创始人之一,能否简要介绍公司当前的发展情况?此外,为更好地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INNOVA在国际技术转移上有什么创新模式?


P:“通过技术转移和开发在研究与产业之间架起桥梁”是我们公司在1993年创立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和研发创造价值,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为产业领域的实用技术,为企业发现商业机会。如今,我们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初创企业,近几年我们服务了约50家初创企业。未来,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既能为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又可以在企业孵化后提供相关支持,发挥加速器功能的模式。另外,在我们的技术转移模式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构成是应用研究实验室,我们可以运用自身智力资源对新概念进行技术创新或二次研发。

 

首先,我们认为孵化器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一个物理空间,可以为初创型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办公室、相关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基础支援。再者,我们利用自身资源在孵化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很多机会,例如帮助企业建立人际关系网络、获得融资等。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孵化器内部可以协助企业进行技术设计与二次创新研发。例如,我们曾服务一家研发生产专业应用型无人机的企业,他们苦于在电子设计方面存在短板。通过我们的实验室研发服务,他们很快获得了该领域的专家指导协助,从而攻克了技术难题,他们向我们反馈说,Labor实验室的协助对于他们而言意义重大。


S:在过去的25年中,INNOVA公司在为企业和研发机构之间的技术转移搭建桥梁的同时,也帮助了许多家初创企业育成孵化,您能否介绍相关的情况?您认为过去25年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最难攻克的又是什么?

 

P:最开始,我们是行业的拓荒者,在协助建立初创企业,尤其是建立大学衍生公司等方面做出了各种努力和探索。我们是第一家提供这种创新服务的公司。例如:我们率先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一起协助罗马两家高校建立了衍生公司。我们为衍生公司注入了创新文化,建立管理制度。自豪地说,我们发起并参与了意大利第一家由研究机构创立的初创企业成立,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这些公司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公司的退出策略则有力保证了所有参与方能够获得满意收益。

至于挑战,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创造一种新的模式而非简单复制原有模式,这其中就会遇到各种难点,比如沟通中,客户更倾向于原有标准流程的交流模式。对于我们而言,技术转移中的最大挑战在于找准并坚守自身定位,通过我们的模式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阐明期望。在这一方面我们做得还不错,我们现在非常清楚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S:您是否计划对现有的技术转移模式进行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P:是的,我们正与意大利一家公司合作,共同建立高端的研发与技术转移新型模式。我们公司负责创立专门的研发中心,这也是我们所擅长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打造的是一个集孵化、加速及技术转移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并发挥我们公司将科学研究成果实现产品市场化的优势。我们也非常乐意在新兴国家中复制这一模式。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技术转移创造一种新的理念,即技术转移应该融合创新文化、商业发展、金融管理等各种创新元素,让应用研究的开发之路畅行无阻。因此,未来我们有意为潜在的客户应用这一模式。

  

国际技术转移经验

 S:在推动国际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和意大利有哪些不同?您认为意大利在国际技术转移中哪些成功的方式方法是可以被复制到其他国家中?在复制时,特别需要注意哪方面?

P:意大利拥有创业的传统和鼓励自我创造和展示的创新氛围。在意大利,创新精神已渗透到国家文化中,因此意大利人勇于创业,也乐于创业。如果没有对创新精神的推崇,可能很难在多种不同的模式中找到平衡。总体而言,意大利有很多创意想法和卓越的人才。此外,高新技术繁荣发展,国家文化支撑着大众创业与发展提升。而且意大利乃至欧盟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确实拥有优秀的人才资源和前沿的技术思想,在我看来,机遇与潜力并存,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成功的商业机会,建立新的创业企业。

 

意大利浓厚的创新氛围在教育阶段就可以感受到,甚至早于大学阶段,更早的在高中就已经有创新环境。在中国,想要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文化,也应从教育阶段就开始。我们今天研讨班上探讨的是如何评估创新想法,以及判断这种创新想法的市场前景。这就不只是建立初创企业那么简单,而需要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并让大家广泛了解创新创业“方法论”,即如何让创新想法创造价值。凡是拥有知识、技术、产业化经验的人,都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让智力资源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对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财富。所以,这不单单是建立初创企业,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从激发创意、验证创新想法、完成研发产品到寻找到最终用户的整个流程链条。

 

上述经验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另外,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我认为,一种商业模式是否能够成功应用,取决于它是否拥有一个强大的关系网络。强大的关系网络应包括金融投资人和产业投资人,由成熟企业对处于同一领域的初创企业进行投资,若初创企业获得成功,这些投资人则可以从中取得一定收益。所以,由研究机构所建立的初创企业在应用相应的模式时,应考虑建立一个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网络。总而言之,强大的关系网对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可持续发展模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S:技术转移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理想的复合型人才至少要具备3 个方面的素质: 技术背景、市场经验和国际化视野。您认为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在国际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担当的角色是什么?除以上3个要素以外,您认为他们还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或素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推进国际技术转移?


P:据我所知,意大利尚未引入国际注册技术转移经理人认证体系(RTTP)。但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从业人员,应该拥有技术基础知识、市场潜力评估、知识产权管理、法律等全方位知识储备,此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好奇心。当你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好奇心能够驱使你进一步深入思考,不断探寻和优化信息,深挖出想法背后的附加价值,而不仅仅是关注眼前所看到的,被动地接受信息。第二,态度。除了所受教育,态度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拥有积极端正的态度,可以让从业者在遇到困难时也能想办法去克服从而顺利开展工作。

 

S:在技术转移中,项目和团队,您的选择标准分别是什么?有人认为团队比项目本身更重要。您认同吗?您有什么看法?

 

P:我们选择孵化企业时,首先会看这个企业有没有清晰明确的市场定位。有企业一见到我们就开始炫耀他们的技术,比如他们的技术产品更快速,更有竞争力。很少人会介绍他们的技术有什么用,他们所生产的产品能用在何处、能为谁带来价值。因此,我们选择孵化企业的标准是看它有无明确的价值创造链条,也就是企业是否明确技术最终受益方,即最终用户。

 

我很认同团队比项目更重要这一说法,一个好的团队是自带“引力场”的,可以为项目编织好关系网,即便再小的关系网也能发挥作用。因为一旦有人对你的项目感兴趣,你就会很容易获得反馈,更能激发不断改进的积极性。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初创企业尤其是大学衍生企业中,大部分员工是研究人员而非企业家。我们最成功的一个初创企业是由一位具有企业家创业特质的大学教授创立的。创业者兼具企业家才能和研发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这种人是不多见的。所以我们在观察团队时,会观察他们能否解决问题以及团队核心成员是否拥有构建关系网的能力。如果有初创企业告诉我说,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涵盖超过30家初创企业的关系网络,并且网络内成员会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各自的想法并进行拓展,那我会认为他们这样挺好,非常具有发展潜能。

 

意大利的创新创业

 S:请您介绍一下意大利的初创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有哪些?哪些领域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

 

P:目前意大利的金融股权投资市场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金融股权投资人数量较少。为了缓解这一状况,意大利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即:政府对达到一定条件的初创企业认定为“创新型初创企业”,那么该企业则可以通过政府担保,申请银行贷款。具体而言,在这一类贷款中,政府将对贷款额度的80%进行担保,此举大大降低了银行放贷风险,因此受到了银行方面的极大欢迎,他们只需要承担20%的风险即可。而另外80%的风险,将最终由政府进行承担。所以这一政策工具在意大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银行支持这一政策,表明银行能够接受这20%的风险,并愿意向初创企业提供贷款;其次,初创企业也能够接受其中的风险,并愿意支持这一政策。我认为这种政策是意大利所独有的,且从实践效果来看,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至于谈到技术领域,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和所处技术领域关系并不是很大,不同领域的初创企业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融资机会。

 

S:您认为在意大利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意大利的商业文化有什么独特性?

 

P:企业家与众不同的天赋通常是创造力,想前人之所未想,创前人之所未创。总的来说,意大利人个性鲜明,有很强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和我们国家商业文化也有关系。遇到问题意大利人更喜欢自己先思考,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先去寻求合作和外部帮助。


S:您如何看待中意科技创新合作的未来?你对来年中意技术转移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P:中意在创新合作上还能发掘出很多机会。一方面,目前科技创新发展的水平日益提升。另一方面,意大利研发机构和公司的很多技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我们曾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出于语言不通等阻碍,意大利企业对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或签订商业或技术方面的协议的时候感到担忧。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对这些意大利初创企业进行投资扶持,寻找技术机会并促进双方合作。目前我们将目光锁定在意大利乃至欧洲市场,但是我相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对我们而言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我认为两国可以签定一些专门协议促进技术转移活动。对意大利企业来讲,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他们明确了中方从政府层面或者至少是有可靠的专业机构能够对双方合作进行全程监管及担保,他们就可以相信他们的合作伙伴会遵从相关规定,是可以信赖并开展合作的。如果能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告诉他们是谁在监管,哪些机构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并降低合作中发生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他们会放心很多。我认为这种模式是值得提倡的。

 

(耿燕、伍维维。张业倩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为《科技与金融》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


文章评论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
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