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民盟中央科技委副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
闵杰
工信部电子科技委
办公室主任编辑
文|安晖、闵杰 编辑|李佳琪
校对|吴政希 图|由作者提供
虚拟人是现今热门词汇之一。如果只侧重于“虚拟”,“虚拟人”并非新鲜事物。因为一切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的形象,皆为虚拟。比如,电影、动漫中的人物都是“虚拟人”,已经陪伴我们很久。所以,“AI虚拟人”的提法更准确、时代感更强。虚拟人只有具备或者表现出一定的“智能”属性,才具有了更多可讨论、可憧憬的意义和价值。
现时的AI虚拟人给人同时“似近似远”的感觉。
一方面,AI虚拟人似乎已经距离很近。这不仅因为“AI虚拟人”是一个热门词汇,经常能够看到,更是因为当前已经有多个AI虚拟人推出,在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应用、媒体传播、休闲娱乐领域都出现了AI虚拟人的身影,在各类展会和新闻媒体上也时常能够看到关于AI虚拟人的展示或报道。
特别是决定AI虚拟人“智能”属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年来快速演进发展,在诸多领域实现了示范性应用,并经由公共服务、教育、游戏等领域开始进入到生活之中。尤其是互联网大厂、人工智能企业、大型媒体单位纷纷下场,借助自身的龙头效应引发一波波关注,更给人以虚拟人已道寻常的印象。
另一方面,AI虚拟人可能距离我们还有相当的距离。从功能特征看,AI虚拟人应当具有的“智能”并非单面,而应多维。当前很多AI虚拟人虽然能够与人进行一定交互,但要么会轻易陷入“尬聊”,要么在交互过程中口型或体态只能做出不自然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僵尸感”,甚或不适。
理想中的“AI虚拟人”应当具备内容智能、语音智能、神态智能、体态智能等多方面特征,不仅能够与人进行信息的互动(这里还不敢说是知识的互动),而且能够表现出自然流畅的与所表达内容对应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在这些方面,AI虚拟人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从制作技术看,AI虚拟人需要使其更加敏捷和普及的相关技术的支持。AI虚拟人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产物,其中部分技术尚不完全成熟,例如与形象和智能有关的技术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导致AI虚拟数字人的开发成本高、体验成本高、用户沉浸体验受限。但如果制作费时费力,无法推广,则必然会阻碍其推广。
所以,需要在现有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进而简化AI虚拟人的制作过程,让其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应用表现看,虽然个别AI虚拟人已经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教育交互、新闻播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大多数虚拟人还是没能跳出“看脸”的世界,只是以展示形象作为“卖点”。
总体看来,AI虚拟人的高价值应用仍比较缺乏,这与其当前制作成本的高企形成了鲜明对照,也容易让人在“新鲜感”过后意兴寥寥。
当然,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发展初期必然会存在源于不成熟的种种问题,不需因此而轻易、彻底的否定。对于AI虚拟人,也要以宽容的、发展的方式去看待它。
虽然现在很多讨论总是将AI虚拟人与虚拟现实、与元宇宙等等新概念联系在一起,甚至把AI虚拟人当作元宇宙概念爆发这场大狂欢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赋予其无限的想象空间。
但客观来看,AI虚拟人的发展与虚拟现实、与元宇宙在当前并无紧密的联系,即使没有虚拟空间、没有元宇宙,AI虚拟人依然可以找到成长的土壤、发挥作用的空间,AI虚拟人仍然会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造人是人的自觉使命,是人定位和赋予自身价值的内心需要。因此,AI虚拟人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未来的AI虚拟人发展,可以坚持问题导向,着重关注相关方面。
首先是AI虚拟人能做什么。
AI虚拟人要证明自身不是伪概念,就必须展现其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找到切实的非盆景化的落地场景。这种场景一定要结合特定的行业领域去发掘,一定要及时发现和主动参与解决相关的问题。
近期看到的两个例子似乎就很好。一个方向是居家看护应用。通过电视、电脑等介质,AI虚拟人可以与家中的老人、小孩进行灵活交互,辅之以摄像头等设备,还可以对家人的身体状态进行监测判断。这对于正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来说,是可以重点推进的方向。
另一个方向是广告宣传。受疫情影响,外国模特在中国紧缺,拍摄价格持续上涨。为解决成本问题,一些外贸商家开始用AI虚拟人技术代替外模真人拍摄。
若能将AI虚拟人的展示功能、交互功能发挥到最大,不仅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甚至促进跨区域、跨国界的交流互动。这也是AI虚拟人展现其价值的重要方向。
总结一下,AI虚拟人应用的起初方向,应该是辅助与交互。因此,当前着眼于展示颜值、体态的虚拟人应当尽早进化,其唯有实现多模态的升级,才能找到更多有价值的应用场景,才能与各行业领域广泛结合,找到明确的市场空间和变现路径。
当然,在影视、传媒、游戏、金融、文旅等领域,根据需求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也是AI虚拟人快速“变现”的重点所在。
其次是AI虚拟人要怎么做。工具化、自动化、智能化是AI虚拟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理想状态下,肯定希望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一站式完成AI虚拟数字人的创建、驱动、内容生成,并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赋予其感知、表达等自动交互能力。在这方面,曙光已现。
近几年,特别是进入2022年以后,智能生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仅静态的图画可以智能生成,连视频也可以实时生成,且违和感越来越弱,真实感越来越强。因此可以相信,在较短时间内,可应用于AI虚拟人形象制作的轻量级、便捷化工具将会产生,若能与内容智能进一步结合,则AI虚拟人的设计制作水平将会迅速提高。
当然,新兴事物的成长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AI虚拟人行业仍处于探索期,其发展也可能要面对低谷。如果技术发展演进不及预期或成本依然过高,如果用户的接受度不及预期,如果商业模式未能确定或发展不及预期,都有可能给虚拟人的发展吹出冷风。这种时候不必轻易灰心、放弃,还是要看发展大势,并努力为其提供支持。
一是要提供政策支持。
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迅速研究解决可能遭遇的伦理问题。要多说几句的是,凡是与“人”相关的技术,伦理是绕不过去的问题。但对于新兴事物,要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先看其正向价值,然后在发展中解决遭遇的问题。
在伦理方面,不能陷入深层次的理论研究(类似各类变种的铁路轨道选择问题),而应从实用角度出发,加以解决。
二是要提供资金支持。
AI虚拟人领域在近两年掀起了一股投资热潮,但其中也有一定的盲目性,属于追风投资。热潮褪去之后,能否坚定信心,持续支持AI虚拟人的发展,就至关重要。
尤其在敏捷化工具尚未出现之际,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AI虚拟人的迭代创新,支持其不断走向成熟。
三是要能够双向奔赴。
AI虚拟人是多种先进技术的综合产物,其发展和应用也不是某一领域、某家企业的“私事”。要让AI虚拟人找到有价值的应用场景,不仅需要AI虚拟人的制作方努力,也需要各个行业领域思考能够用AI虚拟人做什么、能够引入AI虚拟人来发挥怎样的作用。只有供需双方共同努力,才能为AI虚拟人的发展找到更宽阔的路径。
· 文章版权归本编辑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如需获取转载、合作、采访等需求请到微信公众号菜单栏,获得相应信息。
· 您亦可在知网、今日头条、南方号等相关平台上关注我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