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登录 | 注册

周宏春:美丽中国建设呼唤生态环境技术创新

发布时间:2020-12-03 09:35:14 作者:周宏春  
分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与金融杂志”(ID:STFMonthly)

文丨周宏春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技术创新提出了“四个面向”的新要求,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需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生态环境技术创新,让更多环保技术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环保产业渗透于每个行业,覆盖环保设备、仪器仪表、药剂及咨询服务等;环保技术包括技术思路、工艺和装备隐含的技术,贯穿在环保产业的各领域各环节,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到末端治理。

环保设备是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而由生产或建筑安装单位制造和建造的机械产品、构筑物及其系统,包括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治理、废物管理与循环利用、噪声消除、监测仪器仪表以及用于科研和实验室、自然保护、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领域的设备。

生态环境技术服务的基本功能包括:

一是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环保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支撑;

二是为各地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技术方案提供咨询或实施服务;

三是为相关企业在修复与治理方案制定、技术选择和设施运行等方面提供服务;

四是指导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企业的专业化技术研发和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总体上,我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环保产业供给基本满足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需求。

另一方面,面临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正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0年两会期间所指出:

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路的状态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态势没有根本改变。沿江、沿河、沿海区域,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高隐患大,化工园区和重点化工企业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尚不健全。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纵深发展,地方“不会管”、企业“不会治”问题突显;基层技术力量薄弱、专业化能力不足,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也进入收益递减阶段。因此,迫切需要支持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加快发展环境技术服务业,为经济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环保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是形势使然。“十四五”时期,以数字为基础、信息化为核心的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无人工厂、智慧物流等将成为常态,对产业结构、仓储物流、就业等将产生革命性影响,既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清洁化、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新技术、新业态也将带来环境治理新模式。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污染治理,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对象,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正是有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支撑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的突飞猛进。

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因行业、技术工艺、规模和特征污染物不同,需求纷繁多样。在各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要解决管理决策、治理方案科学性、治理技术及服务的可获得性、制度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攻坚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方案,精准施策,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协同创新以收多赢之效。创新不仅要求人的协同,还要求行业协同和效果协同,加强集成,产生多赢效果。

2017年10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技术研发协同化创新发展,推进生产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引导行业差异化集聚化融合发展,推动产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发展,鼓励企业国际化开放发展。

面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要注重理念创新,也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应当将环保产业与循环经济协同起来;污染治理的传统模式是将污染物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而循环经济可以变废为宝,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将能源-农业-水资源-新农村建设协同起来,协鑫集团已有光伏+立体种养殖的美丽乡村建设成功范例。推动节能减排与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协同,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形成跨领域、跨行业的有机衔接,收到以尽可能少的资金投入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要培育、壮大和规范环保技术服务市场。环保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污染治理是主战场;随着气、水、土污染治理工程的建成,运行管理将成为重点。

根据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各地应重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搭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信息平台,解决技术服务拥有方与需求方的信息畅通问题。

二是引导和扶持环保企业走一体化、综合性发展路子,实现研发、技术孵化、技术服务之间的融合发展,治理需求、治理方案研究实施、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设施安装运行等环节之间的融合发展。

三是鼓励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和细分专业技术环保企业的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从大处着眼,从细节着手,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消除人才、技术、资金等发展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鼓励协作协同创新,实现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促进环境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一是要以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为重要载体,实现“网尽天下环保好技术、回应各方环保诸需求、汇聚环保专家做服务”的目的。

二是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难点、长江大保护和黄河生态保护等重点地区,开展专题技术对接会和服务下基层活动。

三是建立规范的生态环境技术评估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解决技术和装备市场良莠不齐、技术需求方不放心问题。

四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逐步形成覆盖主要地区的技术推广应用网络。

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发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www.ceett.org.cn),不仅可以转化科技成果,也是支撑政府决策、企业治污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2019年7月由生态环境部原部长李干杰主持上线,具有线上查询、需求上传、技术推荐等功能,可以发挥技术供需对接的作用。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是一场“持久战”。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和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国家文件也已出台,各地应加大执行力度,增加财税金融支持,建立完善的机构和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实施有效管理,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

编辑│李佳琪

本文刊登于《科技与金融》杂志2020年11月刊

欢迎订购本刊

(如需转载请与融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