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登录 | 注册

日晞教育郑汶珠:香港青年应顺势而为

发布时间:2024-01-09      作者:编辑部  
分享:
用心打造服务客户群体的“黄金十年”。

郑汶珠

广东日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

青年发展部部长

文|吴政希 编辑|李佳琪

图 | 由受访者提供

郑汶珠分享道,父母都是改革开放后回到内地开厂的“初代”港商,他们对创业的艰辛刻骨铭心,也期望女儿可以远离这个行当,大学毕业后留在香港找份好工作,譬如做个公务员。因此,在参加一系列模拟公司、社会实践时,她甚少与父母谈及,自认为没有创业的企图心。直至一次又一次地参加“双创”大赛,才发觉自己已然“重蹈”了父母走过的创业之路。

说话语速颇快、调理清晰,郑汶珠身上有一种创业者的锐利气场。而她创立的广东日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晞教育”),已从早期主要带学生游学团,成长为一家致力于为青年群体提供专业研学旅行、成长管理和职业规划发展等定制化服务的教育研学设计公司。在郑汶珠的理念中,事业成功最关键的一点,是对自身志趣与优势有清晰认知。而这一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她读中学时期的社会实践。

2011年,已回到广东中山读高中的郑汶珠与同学共同创设了“模拟公司”,大家的初衷很美好:“一开始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以善为行’,我们希望通过收废品、卖班服,支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后来发现,如果缺乏资金,这些理想就无法实现。”那时,她希望参考香港的公益慈善模式组建团队,也隐约意识到了两地资源结合的无限空间。高中时,她参加了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此次经历对她的影响很大。“大赛中,我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团队同台PK,眼界一下子开阔了。”

入读暨南大学,则是郑汶珠所说的另一次重要机遇。“那时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学校也非常支持我们创业。因为有之前的实践经历,我们的计划都比较成熟,在参加大学生‘创赛’时有不少优势。2017年,大三的时候,我就提早修满了学分,并且成立了日晞教育。我们结合香港的背景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粤港澳高校联游项目,至2019年已经做到27000+人次。”

疫情三年,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在各种危机中把握机遇,郑汶珠认为这其实是“专业”的问题。“创业者能找到一种产品或服务,把它做精细、能落地,有生存能力才是最现实。”

“以日晞教育为例,旁人或会认为我们近几年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元,但其实有一条主线,那就是服务客户群体的‘黄金十年’,即‘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初入社会三年’。沿着这条主线,再来设计文教、文旅、文创产品。”在高中阶段,日晞教育推出以升学为导向的“功能性研学”,帮助高中生提前深度认识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明确升学与职业的志向;在大学阶段,日晞基于成熟的高校研学业务,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个人与项目的竞争力;初入社会后,日晞教育则为“社会新人”提供“投融+创培+孵化+住宿”产品。

日晞综合教育系统

郑汶珠提出,要用一种“长期主义”的理念,关注青年客户的成长与培养。“记得在香港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带我们去各种博物馆、郊野公园上实践课,多走出来、亲身接触社会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郑汶珠分享道,之所以打造研学这条业务主线,是因为团队已累积了多场粤港澳青年交流会的举办经验,比较明确如何做好对青年成长的支持工作。

“如今,我们的研学业务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肯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面与成长阶段,我们在内地与香港设立了日晞研学、日晞教育、泽晞留学、源晞创投、日晞文旅、以租代建、KeyPoints & Company等子公司。‘黄金十年’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决定性的影响,日晞教育作为专业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能够做得更多。”

“除了有粤港两地生活、学习背景外,我的创业经历还有一点特别之处:我既是被帮扶的对象,也在做帮扶他人的事业,所以我比较能够理解创业青年面临的种种困难。”现时,郑汶珠除担任日晞教育总经理外,还身兼香港暨大义工团副团长、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青年发展部部长、番港澳同心联谊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因而,她对香港青年北上创业的优势与劣势也有一番见解。

“通常,香港人人都想做老板,注重个人的追求,要发挥的空间,大家时常有很多惊人的创意。而在内地,所有事情都讲求精细化,策划、生产、销售,工作做得非常细致。”郑汶珠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公司的香港团队更愿意提供“灵感”并“高效地执行”;周密地策划,内地团队则更加拿手。

“老一辈的香港企业家是很认真的。例如我爸爸妈妈在内地开厂,可以说厂房的每一个角落,都投入心血设计,管理制度也尽可能周全。”她认为,今时今日香港青年的优势应与过往有所不同,那些可被归纳为活泼、灵活、高效、个性的特质,在香港或可做成一番事业,但面对内地如此庞大的市场,“可复制”“规模化”其实是香港团队或创业者的一大弱项。如今,日晞教育也改变了之前的做法,开始让内地团队管理香港团队,郑汶珠认为“效果不俗”。

日晞教育举办华侨生联考讲座

郑汶珠也从各种“双创”比赛中观察到,香港的创业团队,通常很明确自己产品与服务的渠道通路,在设计阶段,整个商业想法已经比较成熟,但最欠缺的是对资源的整合能力。而内地正是有着“无穷”资源的地方,她特别建议,香港青年在内地创业,必须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积极融入内地的环境、艰苦开拓,切忌“空想”与“发梦”。

“香港创业者回到内地,存在着信息与认知的不对等。在香港,可能发现了某个商机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而在内地,发现商机只不过是创业遥途中的第一步。”郑汶珠说,香港创业者回到内地,面对的是一片广阔天地,哪怕过去已经做到“全港NO.1”,放到内地,其规模与价值也可能很小。她特别建议港青创业要善用各种资源,这样更容易实现梦想。

“疫情过后,我相信社会的心态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发现要享受自己的生活。此外,新一代消费主力登场后,这代人的学识、品味与追求也与前人不同。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能更快接触到国际的流行文化与先进概念,设法将其带回内地,就是一种独特的优势。”郑汶珠认为,在国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下,香港青年更应该顺势而为,“香港有国际化视野,内地有市场与资源,正好是强强联手。”当前,日晞教育正策划一系列的文旅项目,向原创内容创作迈进,其中一项,是想把内地的高质素的文化艺术表演带给香港观众。

问及现在的创业环境与2017年有何不同,郑汶珠认为,6年前的社会大环境比较乐观,“热钱”多,对不少创业项目的投资都可谓盲目。时至今日,投资方当然更加理性,但创业的环境却有了不少改善。“就以注册公司而言,2017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才完成了注册手续;现在,资料准备齐全,网上申请,很快就可以批下来。”

郑汶珠认为,随着近几年的磨合,内地政府越来越明白港澳创业者的深层次需求,双方的配合越来越好,整体的环境其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她期望,内地可以进一步开放“窗口”,多开务实的交流对接会,让港澳的初创企业承接更多项目。

例如,如果地方政府推动一些由香港青年学生团队设计的项目在内地成功落地,其激励作用与示范效应将远高于其他的政策措施。

“香港青年回到内地创业,不要盲目乱冲。首先要找到在内地的港人创业圈子,讲清楚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在大家帮助下找到一个内地partner,这就有利于思维互补以及项目在内地的落地。总之,青年创业者只要找到一两个可行的‘点’,在粤港澳大湾区肯定可以‘越行越阔’。”


文章评论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
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