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登录 | 注册

郝英奇:公司赚钱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3-07-24      作者:郝英奇  
分享:
公司如何让赚钱更容易?

郝英奇

华商学院特聘教授、暨南大学教授

管理学博士

文 | 郝英奇 图︱由作者提供

企业是社会的公器,不论所有制性质如何,都是服务社会的实体。市场是竞争的舞台,消费者是用钱投票的“看客”,企业是拥有独门绝技的“演员”,利润是“看客”投给“演员”的“赞成票”。

在自由竞争、规则健全的市场中,赚钱越多越光荣—— 赚钱越多,说明你受到了消费者的赞誉越多,你“为人民服务”的贡献越大。但企业家个个都是精英,凭什么是你赚钱?那就是因为你比别人更懂得赚钱的逻辑。

这里我要讲几个问题:什么是公司,什么是企业家,然后,凭什么赚钱。首先我们来讲个春秋时期的故事,范蠡鬻马。范蠡本是河南信阳人,后来他到了浙江,断定吴越之间必有一战,因此需要大量的战马。在战火纷飞、土匪遍地的乱世,怎么把北方的马匹贩卖至吴越,这是一个难题,也正是因为这个难题导致战马价格飙升。

范蠡找到了一个“免费搭车”的办法:他得知巨商姜子盾常年从北方贩运麻布到吴越,于是范蠡在北方购买马匹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免费送货到吴越。姜子盾听说有免费的马队,两者一拍即合,范蠡的马队驮着姜子盾的货物,一路上的山寨都变成了他们的“驿站”。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多赢,而多赢正是“商道”的秘密。成功的商人都有过人的谋略,事先要构思一个商业模式,让利益相关的各方各展所长,各司其职,功成事遂,各得其利。这就是一种“无为而治”,所以说商道的秘密就是商业模式的构建。

公司的“公”与“私

公司是社会的组织形式,是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抓手。人们都要从事经济活动,人太多了不便管理,于是你要注册公司,在政府那里备案,以公司为单位运营经济社会,就像是把鸡蛋装在篮子里一样。公司还要指定一个法人代表,意思是公司违法了政府就找他说事。

公司形成之后有几个好处。第一,公司是个标签。比如说宝马、奔驰,大家就认这个标签,贴上这个标签的车就卖几十万,如果同样的汽车贴上其他标签,就卖不了这个价格。

第二,公司是一个抓手。政府为了管理市场,要求公司注册成为在法律意义上人格化的主体,即法人。有了法人之后,守法意识会强很多,因为它是可以追究的;如果是一帮零散的打工人,没有整合,没有注册,没有法律地位,管理起来也很麻烦。因此,公司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

第三,公司是一个平台,让各种能人在这里发挥作用,让各种生产要素在这里优化配置,形成“1+1>2”的效果。研发、人力、财务、企划以及品牌部门,都是平台的支柱。

公司这个平台要修得高,让市场上的人们都知道并仰视这个平台;同时还要修得平,让各个业务团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玩得尽兴、高效。所以说老板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不是领着员工去攻城略地,而是设计与营造平台。

百度说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没错,企业是要赚钱,不赚钱就活不了,但最重要的,企业是社会的“公器”,首先,它是“公”的,是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就会被淘汰出局。看看曾经如日中天的诺基亚,钱是赚了不少,由于没有跟上社会需要的演化,苹果出了智能机,很快就把它边缘化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上帝”安排的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赚不赚钱是另外一回事,要看消费者投给你的赞成票有多少。

再看一个海底捞的例子,在平淡无奇的餐饮业,张勇把它做到了极致,消费者竞相跑来体验五星级的服务,长龙排了上百米,你想不赚钱都挡不住。成熟的市场有约定俗成的行业利润率,客人多了,翻台率高了,各项固定成本都被摊薄了,赚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换一个视角来看,公司也是“私”的,不然就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市场上多数的企业是私营企业,就连国有企业也在搞股权激励,目的是利益捆绑,管理者跟企业利益相关了,你才会拉着企业这辆车拼命往前跑。

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无私的人。我用经济学试验的方法做过研究,人性之中有80%多的成分是自利的,13%的成分是利他的,剩下7%的成分既不自利、也不利他,这个处于中间的“应然而然”的小部分,我把他叫做“道德”。既然人性是自利的,你说消费者是不是自利的?

如果一个一心想着赚钱的公司,眼睛红红、直勾勾地盯着别人的钱包,消费者自然就敬而远之。作为企业家,要本着道德良心,千方百计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这样想不赚钱都难。这就老子说的“以其无私成其私”。

什么是企业家

熊彼特下了一个定义,企业家是冒险事业的经营者。

我认为,企业家的作用最重要的有这么几条:

  • 首先,企业家是商机的洞察者,他得看好这个市场,决定在什么时候来创办企业,思考针对哪些人做哪些事才能够赚钱。

  • 其次,企业家是个资源整合者,抓住了商机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组织架构,业务通路、生产技术、原料配件、市场空间,所有资源都要经由企业家来进行整合。

  • 再次,企业家是航程指引者。举个例子,宋志平是中国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老板,他曾把公司比喻成一艘商船,老板就是绑在桅杆上的那个人,时刻要瞭望远方、指引航向。

  • 复次,企业家是风险承担者,如果说遭遇了重大风险,企业要倒闭,所有人都可以走,唯独跑不掉的人就是企业家。

  • 企业家还必须是管理机制设计者。企业最核心的资源是什么?既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人。管人不能用人治,要用机制。有了科学的管理机制,管理就轻松自如了。

如绩效考评问题,很多公司现在不用KPI了,用OKR,但是改来改去,还是不好。张一鸣在TikTok就用OKR,用得非常好,为什么?其实就是基于“信任”,张一鸣懂得设计机制,会分蛋糕,谁做得怎么样,他心知肚明,这个事情做成了,少不了你的股份。

基于这种信任,全公司一起拼命,夜兼程地做研发。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老板会“分蛋糕”,员工才会帮你把蛋糕做大。任正非举债200万元创办了华为,原本100%的股权,现在也就剩了1%,华为却成长为万亿级的世界级企业。

聪明的企业家都是分钱高手,自己的股权相对数越来越小,绝对数却是越来越多。

当然,我们还可以给企业家下很多定义,企业家是公司财富的守夜人,做梦都在想公司的事儿;企业家是把豆浆点成豆腐的“卤水”,使各种生产要素发生乘数效应;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是国民财富的创造者……当我们的社会善待企业家的时候,经济就兴旺发达,反之则民生凋敝。

商业模式就是赚钱的逻辑

商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商是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现在商的概念泛化了,广义的概念是有组织地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的行为。这就是企业家所从事的事业。

前面说过,企业家是商机的洞察者,商机隐现于变化之中,政策变了会有商机,技术突破了会有商机,消费观念变了也会有商机。例如现在的ChatGPT,从无到有,每年新增了多少家公司?

某个领域初开之后,先有一片蓝海,你在里面如鱼得水,之后就会有竞争者涌入;而当市场竞争很充分后,这个商业领域必然是杀得血流成河,变成一片红海。谁都想找寻一片鱼虾肥美的蓝海,但是蓝海在哪里?

这个蓝海之所以现在还蓝,一定是因为有屏障阻隔在那里。于是,就要设法打开通道,设置门槛,力求独享这片蓝色的海域。这种商机的开拓叫做“发现巴拿马”,意思是,商机不总是唾手可得的,你要通过创造性劳动,打通巴拿马地峡,开辟一条贯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让原本绕道南美的航船径直穿越,省了时间又省了油,别人一定会为你的服务买单,你只需在巴拿马运河边上坐地收银就行了。

商业模式简单来说有7个要素:

1.社会的痛点。我说企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哪里有痛点哪里就有商机,哪里有不满足哪里就有市场。企业家在这里扮演商机洞察者的角色,你要仔细甄别这是不是真的商机,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2.产品/服务。针对社会的痛点,你要设计相应的产品/服务,使之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要让消费者有超乎想象的满足感,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口碑。

3.价值链。在分工精细的现代社会,价值链协作是必然选择,单打独斗做不成产品,于是选择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形成稳定的同盟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

4.分销渠道。产品/服务要以合适的渠道分销出去,送达消费者手里,让其能用、会用、好用、持续用、重复用,不要像卖猪仔一样卖出去了事,要像嫁女儿一样,做成亲戚。

5.收回价款。在消费者满足之余收回价款,盈余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享,让方方面面得到满意的报偿,形成进一步的工作动力。

6.品牌/研发。利益分享不能花光分净,要留出足够的份额打造品牌和技术研发,有了品牌就能高灯下明,声名远播;有了技术储备就能厚积薄发、行稳致远。

7.核心能力。前面说过企业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要积累至少一种核心能力,不因环境变化而流失,不因人员流动而减损,是内化于平台自身的、偷不走、学不会、打不垮、拖不烂的竞争优势。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循环(见图1)。

图1 商业模式简图

“以其无私成其私”

是赚钱的公开秘密

其实赚钱没有秘密,全都写在《道德经》里。我们都知道范蠡是商圣,却不知道他是谁的传人。范蠡的老师是文子,文子的老师就是老子。范蠡的商业思想就是顺应人性、予而取之。

企业家也要因应消费者的自利属性,做一个利他的人,给人一条河,只取一瓢饮。这样的你一定是人见人爱,终生相依,赚钱不就自然而然了,况且,到那时你可能也像范蠡一样,散尽钱财,退隐江湖。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自利与利他,这是一组对立概念,但根据马克思的哲学,对立是统一的,而且对立面可以相互转换,利他也可以转化成自利。

亚当斯密说市场经济是一群自利的人在市场上进行竞争,最终的结果却促进社会的繁荣,这个东西我们听起来像是一个悖论,但因为有商业规则,大家都在规范地进行商业行为,经济秩序就不会乱,每一个人自利的前提是不能伤害到别人,这样的经济行为就能够促进社会整体的繁荣。

关于商道的秘密,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纳,商之道利而不害,我们经商要让各方都满意,就像开头所讲商圣的故事,各方都要得其所需,这个事情就能够做成。

第一,关注变化。因为商机就存在于变化之中,每一点变化都会对当前的利益格局带来重构,这时候原有的机会可能就不再是机会,与此同时有可能会伴生着一种新机会。

第二,追求卓越。无论做什么事情,哪个地方都有盈利的空间,问题是你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只要你做到了,客户一定是你的。

第三,诚信善良。这一点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因为企业要形成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信用是商场的立足之本,如果没有了这个本,企业家就寸步难行了。

第四,善于分享。分钱比赚钱更重要,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得偿所愿,这样的话,我们自己才能活得更好,我们的事业才能够做得更大。

商道,总而言之,就是这些质朴的道理,脚踏实地,推己及人,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行无为之为,竞不争之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文献来源:郝英奇.公司赚钱的逻辑[J].科技与金融,2023(05):74-77.

文章评论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
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