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登录 | 注册

欧阳日辉:区块链是金融“新基建”的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20-06-18      作者:欧阳日辉  
分享:
数字化生存、智能化生产需要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区块链技术是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新技术之一,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将重构一套适合数字经济的金融“新基建”。

数字化生存、智能化生产需要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区块链技术是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新技术之一,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将重构一套适合数字经济的金融“新基建”。


本文提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包括“六要素”。作为金融新基建的区块链,在理论上具有提升支付清算效率、降低金融系统风险、高透明度提高监管效率、智能合约自动化节省运营成本、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有利于金融标准化等优势。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新基建需要小步快跑、稳步推进。


欧阳日辉

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互联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和电子商务。

文丨欧阳日辉 图丨由作者提供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数字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超过34%,我国开始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正如“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一场金融革命”[1],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在等待一场数字金融革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随着数字技术对金融渗透深化,数字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将区块链纳入新基建范围。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不仅是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也是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根据国家发改委给出的新基建定义和范围: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围绕数字化转型,新型基础设施范围如图1所示。





从经济层面看,“新基建”构建引领数字经济的底层操作系统。当前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金融形态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流程和产品1。


2019年8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银发〔2019〕209号)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基础设施(FMI)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国际清算银行(BIS)界定了狭义的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基础设施是一套构建于不同类型参与机构之间的多边系统,为参与者提供金融交易的集中清算、结算和登记,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和风险[2]。


根据2012年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联合发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包括五大板块:支付系统(PS)、中央证券存管(CSD)与证券结算系统(SSS)、中央对手方(CCP)、交易报告库(TR)、其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此外,证券、期货、黄金等交易场所、保险行业平台等也被纳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范畴[3]。


广义的金融基础设施涵盖金融法律环境、会计准则、定价机制等制度安排以及由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投资者保护制度组成的金融安全网等,比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范围更大。


从促进金融业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促进金融普惠性、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金融基础设施的范围有别于监管统筹的范围。理论界定义的传统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法律基础设施、会计基础设施、监管基础设施三要素[4]。


数字金融是未来的金融形态。国际清算银行总结了印度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经验教训,印度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由模块化、开源架构和标准组成,涵盖身份、支付和数据共享3个方面,旨在支持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创新者在监管框架内研发创新金融产品。


印度政府将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提供,通过开放基础设施的访问来鼓励科技创新,通过监管框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已经通过要求在个人同意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共享框架为个人赋能。


比如,印度创建了强大的应用程序“堆栈”,支持开放、自由和可竞争的数字金融市场,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私营部门创新,通过堆栈方法官方建立了一个具有互操作性的支付系统2。


我国政府正在系统、有序推进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2019年9月,《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提出,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020年3月,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提出,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范围包括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包括开展集中清算业务的中央对手方)、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等6类设施及其运营机构。


数字技术在金融业加速应用,全面渗透至诸多金融细分领域,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金融业务边界逐渐模糊,金融风险传导突破时空限制。数字经济时代,为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防控金融风险能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很有必要从理论上厘清对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认识。


笔者认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既是国家金融体系和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金融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节点,为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和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提供基础性保障。


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范围必须突破原来的“三要素”,从硬件设施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包括“六要素”:信息基础设施、支付清算系统、会计基础设施、法律基础设施、基础征信系统和数据及治理体系。



金融基础设施是整个金融生态的核心,支撑金融体系运行,形成经济价值外溢。金融新基建将从两个维度促进金融科技发展,一是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征信系统和数据及治理体系建设,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正式制度建设、普及金融文化伦理等非正式制度,为金融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金融基础设施位于金融服务体系的“后台”,发挥底层服务功能。若将金融基础设施视作金融服务体系的“基”与“台”,那么数字技术则可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梁”与“柱”[5]。


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边界最终取决于技术创新,所以,信息基础设施是金融新基建的底层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新基建。


信息基础设施是金融基础设施的底层技术创新的条件,是“金融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当前金融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ABCDMIX,A是人工智能,B是区块链,C是云计算,D是大数据,M是移动互联,I是物联网,X是像5G和量子计算还没有大规模商用的前沿技术。

通过综合利用ABCDMIX等技术,金融机构将产品或服务从技术端到业务端分为4层:在基础层,利用技术手段优化软硬件基础设施,为智能金融提供算力支持、存储容量和通信保障;在数据层,汇聚金融、电商等各行业数据,为智能化金融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在算法层,利用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智能金融服务提供算法模型;在应用层,将算法模型和金融服务结合起来,打造面向客户的多种金融科技服务。

在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几项新技术孰重孰轻还是同等重要呢?黄奇帆曾经用人体做了一个类比,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大数据等算力基础设施就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皮肤以及器官,云计算相当于人体的脊梁,人工智能是大脑和神经末梢系统。


没有网络,五脏六腑与和脊梁就无法相互协同;没有云计算,五脏六腑无法挂架;而没有大数据,云计算就是行尸走肉、空心骷髅;加上相当于灵魂的人工智能,基础的数字化平台就已经成型了。


而区块链技术,就像更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从基础层面大幅度提升大脑反应速度、骨骼健壮程度、四肢操控灵活性。数字化平台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基础功能和应用将得到颠覆性改造,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更强大的推动力[6]。


区块链技术亦称分布式账本技术3(Distributed Ledge Technology,DLT),本质上是集存储、传输、访问、共识的分布式数据库机制或分布式账户,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防止篡改、易于审计、透明度高、可靠性强、智能合约可自动执行等优势。


该技术最早应用于“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的生成、存储和交易,目前正探索向支付清算、会计、审计、证券交易、风险管理等领域扩展[7]。金融基础设施本身核心功能是记账,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符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五大标准,可以使金融服务变得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有韧性,同时也使金融监管更加精准[8]。


作为金融“新基建”,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在理论上具有六大优势4:(未完) STF

编辑丨李慧

责任编辑丨苏莉娜

注释:

1 2016年3月,全球金融治理的牵头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了《金融科技的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第一次在国际组织层面对金融科技做出了初步定义。

2 国际清算银行:《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印度的经验》,BIS Papers No.106,刘斌译,2019年12月,点滴科技资讯,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71896。

3 分布式账本是分布在多个节点或计算设备上、多个站点、不同地理位置或者多个机构组成的网络里实现资产分享的数据库。分布式账本就是一种数据存储的技术,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是权项相同的去中心化数据库,但并不是所有分布式账本技术都会用区块链来保证安全有效的分布式共识。比如,比特币、以太坊都是通过区块链来组织账本数据的。在《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没有使用“区块链技术”概念,而是表述为“探索利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等技术”。

4 关于区块链作为金融基础实施的优势,笔者参考了胡大鹏的演讲:《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OK Research,2019年8月13日,https://www.8btc.com/media/463782。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希克斯. 经济史理论[M]. 厉以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贺铁林. 浅述金融基础设施持续稳健运行之道[J]. 金融电子化,2019(4):65-66.

[3]焦瑾璞.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及监管亟须加强[N]. 金融时报,2017-1-11(002).

[4]张捷,陈皓. 金融基础设施创新与经济发展[J] . 中国软科学,2001(11).

[5]何德旭. 加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N].经济日报,2019-10-29.

[6]黄奇帆. 数字化、区块链重塑全球金融生态[J] . 全球化,2019(12):9-15+134.

[7]李文红, 蒋则沈.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J]. 金融监管研究,2017(3):1-13.

[8]姚前. 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J]. 中国金融,2019(23):24-26.


(本文刊登于《科技与金融》杂志2020年5月刊,欢迎订购本刊,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文章评论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
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