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登录 | 注册

巫细波、赖长强、吕沛颖:后补贴时代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挑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01      作者:巫细波、赖长强、吕沛颖  
分享:
探究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文|巫细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赖长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吕沛颖

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实习研究员

编辑丨舒湘蓉、张孟月 校对 | 吴政希

 图 | 由作者提供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提升及财政补贴力度逐年下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政策驱动全面转向市场驱动。受新冠疫情常态化趋势及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关系影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深度调整,广东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大省,在后补贴时代面临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小、核心部件仍受制于外资企业和局部冲突事件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等挑战。

本文认为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后补贴时代发展的关键在于做好补贴政策的有序退出、巩固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地位、构建稳健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大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积极开拓国内新市场等措施,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牵引带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

引言

补贴政策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促使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及强并成为全球第一,补贴政策尽管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骗补、产能扩张过快、产品质量较差等问题,但也实现了最初的战略目标,即培育出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和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充电配套设施体系。

到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已经高达352.1万辆( 图1) ,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内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3.4%。总体上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经历了“示范补贴”(2009—2014年)、“全面补贴 ”( 2015—2016年 ) 、“ 退坡补贴” (2017—2022年)等阶段,将在2022年底全面终止,而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也完成了由 “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

图1 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情况

广东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培育、龙头企业竞争力提升等方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后补贴时代的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和形势,需要在后补贴时代制定更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后补贴时代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能否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在简要分析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形势,提出后补贴时代促进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对策建议,也为我国其他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

(一)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十三五”时期以来,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新能源汽车产量由2016年的7.08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53.5万辆,年均增速高达49.85%,增速也呈现提速趋势,2019—2021年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7.5%、27.6%和155.6%。

总体上看,尽管受新冠疫情、“缺芯”等不利影响,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仍然占全国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量的15.1%,仅次于上海的6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已占广东汽车总产量的15.81%,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3.4%。

从企业数量规模看,广东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以超6万家领跑全国。以经营范围部分包含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为条件,通过“天眼查专业版”网站查询可知,全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共有47.9万家,其中广东有6.3万家,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山东(5.2万家)、江苏(4.2万家)紧随其后。在地级市层面,深圳和广州位居前二,分别达到2.4万家和1.8万家。 

从新能源汽车销量看,2021年广东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0万辆,位居全国前三。具体到城市,2021年深圳以15.02万辆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二,增速为250.12%;广州则以12.20万辆位居第四,增速为280.06%(表1)。

表1 2020-2021年部分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广东历年统计年鉴

(二)龙头企业的全球竞争力逐步增强

有别于传统燃油汽车领域过于依赖合资企业的发展模式,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托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在补贴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崛起。其中比亚迪凭借在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领域的比较优势已发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也是汽车产业绩优股,带动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在补贴政策驱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从销量看,2021年比亚迪以59.4万辆的销量国内排名第1、全球排名第2,同比增速超过220%,国内市场份额占16.8%、全球市场份额达9.1%,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排名仅次于特斯拉,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已在全球200多个城市运营。此外,广汽埃安以12.5万辆的销量全球排名第14名,小鹏汽车以9.8万辆的销量全球排名第19名。

从企业营收看,比亚迪在2021年实现营收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其中汽车业务收入贡献最大,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 1124.89亿元,同比增长33.93%,比亚迪大概率将成为广东第二家世界500强汽车企业,2022年3月份比亚迪再次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并成为2022年最有影响力的100家企业之一。

小鹏汽车在2021年实现营收209.9亿元,同比增长259.1%,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在香港地区和美国上市后的表现明显好于国内传统大型汽车集团。广汽集团旗下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的广汽埃安有望独立拆分上市,成为广东新能源汽车的新动力。

从技术研发能力看,不同于汽车企业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处处落后于人的发展局面,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大力扶持,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集成创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如比亚迪的DM和DMi超级混动系统、IGBT芯片、多合一纯电驱动系统、刀片电池等。

(三)产业扶持政策全面系统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广东及各地市出台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紧跟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宏观产业发展及补贴政策,广东及各地市积极跟进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从扶持政策种类来看,广东及各地市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及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及补贴、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汽车行业投资、电池回收利用及电池行业规范的支持政策。佛山、广州等地还积极出台支持氢能源发展的产业政策,有力促进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

(四)配套设施建设领先 

除了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也是重要环节,广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1月,我国公共类充电桩累计达到117.8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分别为48.6万台、69.1万台和589台。

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呈现加快趋势,仅从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全国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3.1万台。在各省市中,广东公共充电桩最多达18.6万台,上海、江苏、北京排名紧随其后,公共充电桩数量分别为10.5万台、10.0万台、9.8万台。 

在共享私人充电桩建设方面,我国共享私人电桩数量达到7.29万台,其中广东以7.2万台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的10.2万台、上海的7.3万台。

面临新挑战及新形势

(一)面临新挑战

1. 产业供应链体系尚不完善且部分领域还需依赖外资或进口

得益于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快速构建,但供应链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仍需加强。

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存在涉及面较广的“卡脖子”现象,如新能源汽车所需的车载芯片、部分电池材料、电机电控等依赖进口。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也在加速融合自动驾驶技术,对芯片的需求明显高于传统燃油汽车,特别是美国制裁华为后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缺芯”现象,车机芯片国产化发展节奏受到明显冲击,而2022年2月份突然爆发的俄乌冲突将加剧这种现象。

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自动驾驶等关键核心部件的水平参差不齐,过度依赖龙头外资企业产品和技术,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不足的风险。

2. 原材料上涨推动新能源汽车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在补贴即将退出之际,电池原材料、芯片价格的快速增长给广东新能源汽车带来严峻挑战。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成本之一在于约占到整车成本40%的动力电池,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主要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

锂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资源,长期处于较为稀缺的状态,随着汽车动力电池需求的加大而加剧,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锂还是芯片这类的核心材料,短期内还难以解决,因此大概率在未来2—3年内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将呈现上涨趋势。

从2021年以来,国内碳酸锂价格翻了近9倍,氢氧化锂则翻了近10倍,其余材料比如镍、钴、铜、铝等都呈集体上涨态势。受此影响,2022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迎来了涨价潮,其中特斯拉在1月内连续两次涨价,Model 3高性能版、Model Y长续航版涨价幅度在2万元~2.8万元区间;众多中国品牌也连续发布涨价通告,小鹏汽车由于智能化程度较高,对芯片等依赖程度更高,涨幅在1万元~3万元;比亚迪则涨幅较小,在3000元~6000元,而上汽、广汽、几何、零跑、威马等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3. 产业全球化发展步伐较慢且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

4. “双积分”考核的正式实施加剧市场竞争

5. 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问题逐步凸显

6. 局部冲突或突发事件给产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二)产业新形势

四、对策建议

(一)做好补贴政策有序退出,后续扶持政策转向配套设施和服务建设

(二)加强供需对接,构建稳健供应链

(三)加大生产协同,鼓励形成新型合资合作模式

(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五)控制新增产能盲目扩张,侧重盘活闲置产能

(六)加快融合创新步伐,提升用户价值体验

(七)以三四线城市及乡镇作为市场突破口, 积极开拓国内新市场

(未完,完整内容,请订阅杂志。)


· 如需获取转载、合作、采访等需求请到微信公众号菜单栏,获得相应信息。

· 您亦可在知网、今日头条、南方号等相关平台上关注我们。

文章评论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
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