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登录 | 注册

当金融遇上科技——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27      作者:李莹亮  
分享:
金融科技(FinTech),一种由金融和技术结合而生的创新金融方式,意味着以外部科技力量对传统金融服务和产品进行革新,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金融技术创新“来势汹汹”,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速度快、后劲强,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成交数及投资额逐年快速上升,吸引了全球各地争相追逐最新技术,打造应用场景。金融科技全球布局广阔,除了硅谷、纽约、伦敦、悉尼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之外,世界主要国家和区域都在积极铺开,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金融科技发展令人瞩目,备受投资者青睐。




 

    金融科技(FinTech),一种由金融(Finance) 和技术(Technology)结合而生的创新金融方式,意味着以外部科技力量对传统金融服务和产品进行革新,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科技对金融业的不断渗透,引发了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核心推动力的新兴技术金融科技风暴。金融科技正在以锐不可当的势头,改写当代世界的金融生态版图。

 

    金融技术创新“来势汹汹”,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速度快、后劲强,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成交数及投资额逐年快速上升,吸引了全球各地争相追逐最新技术,打造应用场景。金融科技全球布局广阔,除了硅谷、纽约、伦敦、悉尼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之外,世界主要国家和区域都在积极铺开,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金融科技发展令人瞩目,备受投资者青睐。

 

全球金融科技投资激增,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埃森哲最新的金融科技报告显示,随着风险投资者、私募投资公司、传统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全球寻求支付、银行和财富管理等领域的最新技术,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交易量上升至3251笔,同比增长约19%。全球金融科技总投资额增长超过一倍,创下了破纪录的553亿美元,比2017年翻了一倍多。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金融科技总投资额的“ 半壁江山”,约达300亿美元。同时,英国、新加坡和日本的金融科技投资活跃度也大幅提升,交易数量分别增长24%16%和近200%。(如图1

 

    在金融产品类别方面,财富及资产管理类型的投资最为活跃,该领域的初创企业获得了全球总投资额的三成。其次是支付业务和借贷业务的初创企业,分别占比23%19%。(如图2

 

    同时,埃森哲的报告显示,全球多个国家的金融科技投资也出现大幅增长,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巴西的投资额均创下历史新高。另外,CB Insights有报告称,2018年全球新增了16家金融科技独角兽公司,全球共39家金融科技独角兽的总估值高达1473.7亿美元。

 

    另外,毕马威《2018金融科技脉搏》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风险投资、并购和私募股权创下了多项历史新高,其中多宗大型收购案是推高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的一大重要因素。例如,美国支付处理公司Vantiv斥资99亿美元收购英国金融技术公司Worldpay,私募股权公司百仕通(Blackstone)以170亿美元收购路孚特(Refinitiv),其前身为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金融和风险集团,银湖(Silver Lake)和P2 Capital Partners35亿美元收购预付卡公司Blackhawk Network

 

新型银行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监管科技吸引投资者关注

 

    借着2018年金融科技的增长势头,过去常常专注国内市场的各国数字银行纷纷将增长目标放到海外,成熟阶段和独角兽金融科技公司筹集大量资金,建立起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发起海外收购,推动全球扩张活动。2018年,多家挑战者银行(challenger banks)大举扩张海外业务,包括巴西的Nubank、德国的N26和几家总部位于英国的挑战者银行,对全球投资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腾讯与德国保险公司安联(Allianz)向德国数字银行N 2 6投资1 . 6亿美元。除此之外,2018年,许多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也进行了自己的金融科技投资。去年9月,PayPal22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欧洲的支付平台iZettle,而Workday以约16亿美元收购了Adaptive insights

 

    2018年的另一金融科技焦点——开放银行和开放数据,吸引了相关投资者和监管方的高度关注。随着欧洲与英国相继出台开放银行的相关规定后,消费者可以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分享金融数据,打破数据壁垒,这一概念更被《经济学人》称为“欧洲银行业的一次地震(An earthquake in European banking)”。BCG有数据显示,开放银行将占据零售银行总收入的15%25%,这对传统业务构成了切实的威胁。对于开放数据的应用,也不仅在欧洲和澳洲等已授权或正在实施开放数据机制的市场中受到热议,其他市场也对其进一步的发展颇感兴趣。加上澳大利亚等国已率先研究制定了更具普适性的开放数据机制,银行业只是第一个被瞄准的领域。随着政策在实践中得到实施和验证,开放数据很有可能会应用到其他领域,如能源、电信等,巩固更广泛的跨行业合作关系。

 

    毕马威的报告指出,许多金融科技公司已经看到了机遇,帮助银行按照规定启动开放银行(包括数据共享、客户管理、同意、授权、数字身份管理等),以利用领先优势进行投资及跨国活动。例如,在风险投资领域,澳大利亚Data Republic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新加坡Innov8和新加坡航空领投。与此同时,爱尔兰的监管科技公司Priviti协助澳大利亚的银行进行合规。随着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努力变得更具竞争力,以及新的金融科技公司寻求进入市场,报告预计开放的银行业将带来更多的竞争。

 

    虽然开放银行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但该报告提醒,开放银行如何实现增长仍将是一个关键障碍,尤其是获取客户及扩大规模这两方面。因此,开放银行在初期更可能是作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催化剂,这种合作可能发生在金融科技公司之间,也可能在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

 

    金融科技的技术日新月异,无异促进了各国对于技术的监管需求,监管科技(regtech)的企业数量也随着监管改革而增加。毕马威的全球报告中指出,2018年,全球监管环境继续发生变化,如欧洲工具市场指令(MiFID II)、支付服务指令(PSD2)、一般数据保护监管(GDPR)、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标准等,迫使许多金融机构在2018年调整业务操作。一系列的监管改革让市场对监管科技关注度大增,既吸引了传统金融机构寻求合规操作,也吸引了来自投资者的目光。虽然针对监管科技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合规管理和降低风险上,但市场对数据和预测分析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其中路孚特以170亿美元被美国百仕通收购的大型收购案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报告称,2018年,美国和欧洲吸引了全球监管科技的大部分投资,但亚太地区对监管科技的兴趣也有所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加坡、香港和印度有望成为亚洲地区监管科技中心,原因包括这些地区在数字转型方面的重大投资,本地企业的快速扩张需求,以及对相关基础设施的重视等。

 

亚太地区增速强劲,中国独领风骚

 

东南亚地区成为金融科技新热点

 

    亚洲地区的传统金融行业发展虽落后于欧美,但在人口红利、技术革新的加持下,在金融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也绝非天方夜谭。CB Insights的报告显示,东南亚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热点区域,投资创业热度逐年持续上升,2018年更创下总投资额和投资数量的新高,较上一年增长了143%。(如图3

 

    安永发布的《2018年东盟金融科技报告》指出,2017年东盟各国中,以新加坡获得的金融科技投资额最高,达到1亿4千多万美元,涉及领域主要为财富管理、贷款和支付。(如图4

 

    各细分领域上,专注支付服务的公司最受投资者喜爱。从总数上看,印尼的支付服务集中,此类初创公司就有78家,远高于欧洲金融中心的瑞士(25家)及同为东盟国家的菲律宾(30家),这种趋势一方面体现了该领域的创新技术发展迅速,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同行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亚太地区得益于“大行其道”的社交媒体、网购平台和按需服务供应商,其用户量庞大、用户粘度高,开始或已经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支付服务,而这种潮流在西方国家仍未兴起。(如图56

 

    除市场需求外,金融科技行业发展也离不开政策支持。安永的报告称,东盟各国政府已采取措施促进该领域发展。税收优惠、人才、政府资金是金融科技企业最迫切需要的支持,而58%的受访企业希望得到更多来自监管方和决策者的支持。然而,由于许多金融科技技术的创新在如中国、印度、印尼等国家呈现“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因此政府的扶持政策和监管制度仍需一段时间才能赶上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超越美欧,中国成为全球最大金融科技市场

 

    2018年,中国的金融科技生态活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投资市场。埃森哲2018的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总投资额增长了8倍,达到255亿美元,逼近2 0 1 7年全年的全球金融科技总投资额(267亿美元),相关的投资交易数量增长超一倍,从2017年的154笔增至2018年的348笔,但与美国市场的1000余笔交易相比,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毕马威发布的《2018金融科技100强》榜单中,排名前10位的龙头企业里,中国占据了4家。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广、潜力大,得到了投资者高度追捧,例如在20186月,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者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蚂蚁金服,宣布完成了一笔140亿美元巨额融资,占中国金融科技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紧随其后的是20184月从百度拆分实现独立运营的度小满金融,获得两轮融资共计43亿美元,成为了全球第四大金融科技企业。中国市场的另一笔巨额融资交易来自于平安集团旗下的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据报道其于201812月完成了13亿美元的融资。(如图7

 

    中国金融科技的快速崛起,带动了“中国模式”在国外受到追捧。随着中国无现金支付年代的来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占据了中国超过九成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其他国家的金融科技公司也纷纷效仿“中国模式”,抢占移动支付市场。例如,印尼的GOJEK是当地一个将外卖、出行、购物、电子支付等移动业务融为一体的“超级APP”,获得淡马锡控股、腾讯、谷歌等投资,并成为了印尼第一家独角兽企业。在日本,韩国互联网集团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LINE,正积极推动以现金支付为主的日本向移动支付方式转型,并将LINEPay的业务范围延伸到财富管理、保险等。

 

澳洲金融科技发展继续向好,率先试水开放数据

 

    作为亚太金融科技的另一个重要市场,澳大利亚的行业发展相当抢眼。近年来,澳大利亚出台了不少利好金融科技的政策,吸引和扶持初创企业的发展。根据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发布的《2020年澳大利亚Fintech展望》报告的预测,未来几年,澳大利亚金融科技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6.3%,到2020年,其总营收将超过40亿澳元。增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投资税收的减少、机器学习和智能投资等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和移动支付的增加。

 

    安永《2018澳大利亚金融科技普查报告》指出,澳大利亚金融科技行业继续成熟和增长,应用更广泛、技术更成熟。68%的金融科技公司已进入后营收阶段(post-revenue),营收增长率中位数为2.25倍,19%的公司已实现盈利。(如图8)据Techboard报道,2017-2018财政年度中,该行业共录得112次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超过10亿澳元,其中26宗融资金额超过1000万澳元,金融科技成为最受投资者青睐的行业。

 

    据报道,澳大利亚拥有世界最高的智能手机使用率之一(88%),电子银行利用率相当高,且当地不断升级网络服务,如5G、宽带等,保证了人们使用移动金融服务时的便利性和稳定性。截至2018年底,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五大金融科技市场,金融科技采纳率达到37%,是仅次于英国(42%)的发达国家,而中国拥有全球最高的采纳程度(69%)。

 

    近年来,澳大利亚的金融机构频频曝出丑闻,陷入信任危机,澳洲政府成立皇家委员会(The Royal Commission),对金融业展开调查,传统金融机构应对调查疲于奔命。同时随着开放银行的出现,金融科技公司迎来了抢占消费者心理份额的大好时机。今年7月,澳大利亚将启动开放银行,并率先踏出实施“消费者数据权”(Consumer Data Right)的第一步。届时,澳大利亚四大银行的用户将可以允许其他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有限度地访问自己的银行信息。作为期待已久的一项监管改革,其为开放银行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将有助于解决金融科技行业的主要挑战之一,即获客成本,以及转换服务商的成本等。

 

欧洲获史上第二大金融科技风投,美国投资额继续领先全球

 

欧洲金融科技投资热度不减,偏好后期投资

 

    毕马威最新的报告显示,2018年欧洲金融科技投资总额大幅增长,达到342亿美元,但交易数量有所下降。经过2017年的风险投资高峰后,2018年同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吸引了有史以来第二大金融科技风投资金,投资者对后期投资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导致交易的平均规模显著增加。(如图9)去年欧洲发生的大型交易包括美国支付处理公司Vantiv128.6亿美元收购了英国最大支付处理公司WorldPay,丹麦支付公司Nets和德国无现金支付公司Concardis55亿美元进行合并,以及PayPal22亿美元收购了欧洲移动支付初创企业iZettle

 

英国继续稳坐欧洲金融科技投资首位

 

    英国方面,尽管脱欧引发市场担忧,但仍是欧洲金融科技投资的领头羊,占据整个欧洲地区顶级风险投资交易的一半。2018上半年英国金融科技投资额激增,半年获得近200亿美元融资,包括Monzo筹集的1.1亿美元和BitFury8000万美元融资。但由于市场避险情绪突出,成熟期阶段的公司更容易获得融资,早期阶段的公司已出现较明显的资金紧张现象。(如图10

 

    在减少监管壁垒方面,2018年,英国政府继续与其他国家建立金融科技桥梁,如与澳大利亚签署的“金融科技桥(Fintech Bridge)”,让英国金融科技公司能够在澳洲销售产品和服务,应对英国“后脱欧”时代的增长需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脱欧前景不明朗,使得一些有地缘政治优势的欧盟国家成为英国金融科技的避险目的地。由于英国尚未就脱欧后与欧盟的关系达成协议,这意味着拥有英国发放牌照的公司或将无权在欧盟提供金融服务,大量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寻求获得欧盟市场电子货币机构牌照。爱尔兰央行201810月表示,由于英国脱欧,寻求在爱尔兰建立或扩大业务的金融服务公司激增,100多份申请正在处理,申请几乎涵盖了包括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和支付在内的所有金融领域。有研究表明,去年共有55家金融科技或金融服务公司在爱尔兰开设业务,估计将创造4500个工作岗位。立陶宛同样成为了英国金融科技公司的“避风港”。据报道,来自英国和其他国家的约100家金融公司和初创企业正在申请立陶宛的牌照,以确保它们在英国退出欧盟之后能欧继续拥有欧盟市场。英国科技金融公司集体“出逃”爱尔兰和立陶宛,说明企业对“硬脱欧”感到忧虑,正努力通过在爱尔兰和立陶宛减缓潜在的冲击。

 

美国继续跑赢全球,投资者热衷支付科技

 

    毕马威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势头依然强劲,投资总额同比增长超过一倍,从240亿美元增至525亿美元,交易量达到1061笔,创历史新高。去年美国金融科技总体投资活跃,估值较高,包括企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在内的投资活动踊跃,风投交易远超总交易数量的一半。与全球金融科技风险投资形势相同,美国投资者更热衷于后期投资,平均交易规模相应扩大。(如图11

 

    尽管金融科技投资水平主要受到并购活动的推动,但风投较上一年强劲,1亿美元以上的巨额投资推高了风投总额。2018年美国金融科技风投总额从2017年的70亿美元上升到110多亿美元,交易量也创下773宗的新高,比去年增加17%。大型风投交易包括实时社交媒体数据公司Dataminr公司筹集3.92亿美元,互联网健康险公司Oscar Health筹集3.75亿美元,免佣金股票交易服务Robinhoood筹得3.63亿美元,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筹得3亿美元。

 

    但业内也有声音指出,2018年北美虽然在风险投资额上领跑全球金融科技业,但随着世界其他地区迎头赶上,行业增长动力渐渐向新兴经济体转移。CB Insights发布数据显示,美国与加拿大金融科技行业去年的风险投资增长率仅为43%,而远低于高速增长的亚洲(265%)、澳洲(396%)、非洲(376%)及南美洲(167%)。(如图12

 

    从细分领域上看,美国投资者最青睐支付型科技公司。毕马威的报告指出,2018年,支付领域继续吸引投资者的大量关注,而关注焦点不再是单纯的支付公司,而是放眼于能够在整个支付价值链中获得增加价值的公司,或者是将支付嵌入到更广泛的技术应用中,如医疗、会计这些数字化程度较低的行业。例如,医疗综合支付解决方案供应商OpenDR,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大。

 

    另外,过去一年中,美国金融科技公司与谷歌、微软、亚马逊和PayPal等大型科技公司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部分大公司推出了自己的金融科技产品,而另一部分则与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对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与大型科技公司合作的价值,无疑是获取大公司庞大的客户群,而对于大公司来说,它们能够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供一体化的用户体验。但毕马威警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合作关系对于金融科技公司将吉凶难卜,尤其对于那些难以获客或成本极高的领域。

 

    在监管方面,美国财政部最新发布的一份对非银行金融、金融科技和创新的报告,讨论了可能简化支付系统的技术,并重点提到了监管沙盒,让创新技术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让其能够与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区具有同样的竞争力。例如,亚利桑那州是美国第一个提供监管沙盒环境的州,让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于多达1万个客户中测试产品和服务,期间无需申请许可。因此,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公司可以在不绕开监管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和测试新产品。报告总结说,美国必须“跟上技术的发展,以不限制创新的方式适当调整监管”,监管机构“必须比过去更加灵活,才能在不给创新设置不必要障碍的情况下履行法定职责。”

 

 

文章评论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
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